你一定会听见的读后感_你一定会听见的(北师大版教字案四篇+说课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准备:下载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
   1、 自渎课文,借助字典,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各种声音的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 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
  四、 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 认读词语
     梳头 掠过 吹拂 麻雀 呼啸 拨水 啃骨头
     机警 闲暇 美妙 逐渐 狂风卷起 上楼梯
   2、 重点理解词语:呼啸寂静闲暇美妙逐渐
   3、 选择重点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五、 深入理解课文
   1、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 小组提问,全班讨论
   3、 全班交流: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为什么呢?
     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 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 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第二课时

  一、 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听互评)
  二、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1、 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2、 当田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三、 练习巩固
   1、 听写词语比赛
   2、 朗读自己喜欢的而且自己觉得读得好的句子。

  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去听
            声音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比较抽象、耐人寻味的文章,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象自己的耳朵已关闭”?教育学生用心倾听周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
   2.体会并运用: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
  教具准备:
   1. 自制幻灯片。
   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123456
  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略)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 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
   3. 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 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 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1. 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
   2.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
   3. 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
   4. 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
   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   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___________,当暖风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水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一篇作品
     点评: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
   1. 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2.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
   3. 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4. 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
     点评:从课文到生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且,在学生的读书和讨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 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123456
   1. 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
    《雨铃铛》是一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看雨有多少种声音?当下雨的时候,你也去听听。

  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听:
            风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   美妙的声音  美好的生活
            水声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qing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
   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组内互检,合作学习生字。
       用生字卡片组内互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读词语比赛。
      老师展示生字词,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组内交流收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并且想像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声音是很熟悉的,并且听到过;哪些声音是熟悉的,但是没有听到过。
   5、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许多熟悉的声音我们却没有听到?然后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没有听见那些熟悉的声音,是因为平常对熟悉的事物觉得习以为常了。
   6、引导学生通过读第七至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耳朵关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地去听。通过抓住“寂静、闲暇”等词语,体会生活中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会给我们解除疲惫、增添乐趣。
   7、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应该怎样用心去听周围的声音。
   8、用心聆听,体验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听周围的声音(鸟鸣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教师的讲课声、同学们的呼吸声、农家的鸡鸣声、汽车的鸣声等)。
   9、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声音美妙的角度去说。
   10、是呀,这么美妙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听,我们会听见吗?让学生自由谈,激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123456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有感情的去读一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师读,学生评价。
   4、学生继续练习有感情地读。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都有哪些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有趣的声音和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两个方面说,说出自己的理由。
   2、 据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格式,结合生活中的体会,仿写句子
  六、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周围的声音是美妙的。只要我们注意倾听,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设计之四(点此下载)

《你一定会听见的》综合资料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字清丽、词句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文章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就会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文章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课文一开头就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等,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后面部分则告诉大家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那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文章重点应放在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象耳朵已关闭”。难点则是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建议
  1、本文讲到的声音很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聆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也可以去倾听课文中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4、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比较多,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字经验进行识字。在识字过程中要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字对比的方式,也可以用分析部首的方法进行。

  拓展习题
  一、 比较一下,然后再组成词语。123456
    秒(  )  闭(  )  拨(  )  脆(  )
    妙(  )  闲(  )  拔(  )  危(  )
  二、仿照课文的句子,你也写一写自己听到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___________的声音吧?当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兴趣_______  寂静_______  闲暇_______
  四、把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定会听见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本册第2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2、说目标
  (1)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说教法
  1、朗读法2、点拨引导法3、放录音

  三、说学法
  1、朗读法2、欣赏法3、默读法4、讨论法5、质疑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导入新课时,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说明听觉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听觉的感情体验,切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二)师放音乐磁带《动物狂欢节》。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2、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表扬,对于不当之处适当给予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23456
  (四)研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注重朗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变换方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品味质疑(跳读、精读)
  1、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继续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运用排比、问句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做声音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七)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布置此项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已调动起来的生活体验深化,通过写短文,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语言特点。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7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