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生:(图一)嫦娥奔月;(图二)后羿射日;(图三)精卫填海。
  师:真有一双慧眼,猜得真准!同学们,老师刚才出示的这些图片都是——
  生(齐声):神话故事!
  师:对!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师:看老师写课题,或者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
  师:谁来读读课题?
  生1:夸父追日。
  师:声音真响亮!字音真准!
  生2:夸父追日。
  师:声音好听极了!
  师:一起来!
  生(齐读):夸父追日。
  师:这是神话故事。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很神;神奇;奇特。
  (师板书:很神,神奇,奇特)
  师: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从这个课题来看,哪里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有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他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他想把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它永远也不落下去。
  师:你提前预习过课文,是吧?
  生:是的。
  师:好的!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提前预习课文是个非常好的习惯。那么,课题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到神气?
  生: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太阳是在遥远的天边,如果我们跑过去的话,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如果去追的话,就要快点。
  生:我们前面学过《太阳》一课,从课文中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挂在遥远的宇宙当中。而夸父只是一个巨人,还没有一个地球大,怎么能追上太阳呢?
  师:听到没有,他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来回答,非常好。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知道太阳离我们地球太远了,能追得上吗?
  生(齐):不能。
  师:但是,夸父却想追上太阳。想法真神奇!谁来读出这种神奇?
  生:夸父追日。
  师: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字。谁再来读?
  生:夸父追日。(把“追”字加重读)
  师:好的!一起来。
  (齐读)
  评析: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教者以图导入,扣住课题,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个基本认识,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师:(在课题前加上“*”)同学们,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什么?
  生:加了“*”。
  师:说明这是一篇——
  生:略读课文。
  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师:学习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只是将“阅读提示”读一遍)
  师:她把阅读提示读了一遍,“学习提示”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请你来说。
  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2345
  师:对了。这是第一个任务: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个任务呢?
  生: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幻灯片逐次出示两个学习要求)
  1、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评析: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本环节中,教者在导语上做足了文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根据导语有的放矢地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
  师:就是说,提示告诉我们两个学习任务。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第二,当你读完一遍课文,如果老师没有叫你停,你怎么办?接着读下去,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并且,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大约七、八分钟)真不想打断同学们琅琅的书声。读完两遍课文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读了三遍课文的同学举手(只有几个同学举手)。好,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些词语。
  (出示幻灯片)虞渊 渭河 翰海 大泽
         手杖 颓然 遗憾
         一眨眼   霎时间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把“虞渊”读错了)
  师:(示意停下)对不起,是请同学帮助,还是自己纠正?
  (学生沉默,师请另一位同学读,读得正确。生接着读下去,把第一行词语读完。)
  师:谁再来读一遍?
  (一生读,读得正确、响亮)
  师:一齐来。
  (生齐读第一行词语)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
  师: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吗?想一想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河、水或者海。
  师:这些词到底是关于河,水,还是海?这三个字中选一个,选什么?
  生:水!
  师:对,都是关于水的词语。谁来读第二行?
  (生读,把“颓然”读错,师示意停下,生自我纠正过来。)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正确地朗读出来)
  师:我们一齐来。
  (生齐读)
  师:谁来读第三行词语?
  (生读)
  师:你知道这两个词是写什么的吗?
  生:时间。
  师:这两个词告诉我们的是时间。如果你还知道这是表示时间怎么样的话,那你就真的很厉害了?
  生:时间很短。
  师:这里告诉我们时间很短。一个是——
  生:一眨眼
  师:一个是——
  生:霎时间。
  评析:略读课文要不要进行字词教学,怎样进行字词教学,一直是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本环节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在略读课文中同样是需要的,只是要求应低一些,过程应粗一些,内容应少一些,形式应简一些。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夸父追太阳没追到,想到大泽去喝水,可是,还没到大泽,就渴死了。他倒下地,就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12345
  师:说得真好,精炼!谁再来?
  生2: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师:讲出了事情的原因)他就去追赶太阳,他手里拿着手杖,提起长腿,像风似的奔跑,一下子追了两千里路,结果口渴了。……(像复述课文)
  师:如果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前面那位同学的。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要简练,越简练越好。为了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好,老师这里有个提示,请同学根据提示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就去追赶(),追到()时,他倒下变成了(),他的手杖变成了()。
  生1:(吞吞吐吐的)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谁再来试一试?
  生2:(很流利地)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他说得对不对?(生:对。)你们会不会说?(会)大家小声地说一遍。
  (学生看着提示自由地说)
  师:一齐说。(生齐说)
  评析: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加大了概话能力训练的力度,舍得花时间,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概括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

  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课文中,像这样神奇的句子和词语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静心地默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老师巡视)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说划出的句子,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些句子读两遍,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重点读一读,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品读句子)
  评析: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者大胆放手,甩开臂膀,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为接下来的品读交流积蓄谈资。12345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出示句子一: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神奇在哪里?
  生: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是啊!“一眨眼”你知道有多短吗?(生点头)你眨一下眼。(生使劲地眨了一下眼睛)你们眨一下眼。(学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里?(生:两千里外)你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知道)你来说说。
  生:10圈小操场。
  师:什么?我们学校10圈小操场只有8里,差远了!听我说,我们现在在温州,我是南京的,两千里相当于温州到南京的距离。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我们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这么远,速度快吧?
  生:快。
  师:神奇吧?
  生:神奇。
  师: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出示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谁来读?
  生2: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神奇在什么地方?
  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两条大河喝干了。
  师:一下子就把两条河喝干了,大家把这种神奇的感觉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师:这两个“咕嘟咕嘟”该怎么读?(读快一点)对,夸父非常口渴,他一个“咕嘟”就喝完了一条河的水,再一个“咕嘟”就把另一条河的水喝干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3: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看看,霎时间喝完了两条大河,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太神奇了,来,我们来读出这种神奇。(师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了神奇)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出示句子三: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神奇在那里?
  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真是神奇的变化。
  ……
  评析: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教学中,教者紧紧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夸父耗尽所有的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读读第一段,找找原因。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出示句子: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12345
  师:是的,当夸父追得口渴难忍时,他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耗尽全身力气,颓然倒下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生再读出示的句子)
  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生1:一个勇敢的夸父;
  生2:一个追求光明的夸父;
  生3:一个执著追求的夸父。
  师:夸父的这种精神很使我们感动,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林,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
  师:同学们,《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经》。在古文里,是这这样写的。
  (出示幻灯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指导读好)
  师: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我说古文,你们读课文中与它对应的句子。
  师:渴欲得饮。
  生齐: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太渴,太累了。
  师:道喝而死。
  生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
  师:我们换一下,现在我来读现代文,你们读古文。
  师: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生齐:饮于河、渭
  师: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生齐:河、渭不足
  师:他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便倒下了,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生齐:弃其杖,化为桃林。
  师:好,不错,很快读懂了。来说说,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生:我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容易读懂。
  生:我也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化好懂,而且读起来生动。
  生:我喜欢古文,古文文字少,很讲究用字,你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古文只用了37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
  师: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析:此环节,教者以教材为拓展点,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通过文白对照,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14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