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反思|《西门豹》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了解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将计就计惩办首恶,教育群众及兴修水利的事迹,知道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将计就计.
教学过程:
引入:
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西门豹.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自由读课文,思考: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精读感悟:
1,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 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了解原因;了解首恶者;了解受害者;了解漳河的情况.
(4),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 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5)朗读这一部分,说说: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2,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a)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b)交流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
(a)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b)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帮助,将汇报,朗读,评议结合.
(c)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 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引导探究.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b)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 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c)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 (调查仔细;为民除害的决心.)
(5)根据这部分内容表演,说说:此时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3,学习"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西门豹和老百姓是怎样战胜自然灾害的 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结梳理
总结全文: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 西门豹
摸清底细 调查研究
破除迷信 将计就计
惩办恶人
兴修水利 开凿渠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
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1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
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讲故事
(1)教师提示:讲故事不是背书,只要情节连贯
(2)两个人一组讲故事
(3)指名给大家讲故事
6,交流字词重点内容
荒( ) 灾( ) 徒( ) 溉( )
慌( ) 灭( ) 陡( ) 概( )
谎( )
7,小结.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1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