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及反思】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1、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3、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4、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2、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3、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1、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2、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3、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4、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5、 指导朗读。
6、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12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5—9自然段)
(10—14自然段) 1、 指导学生再读(5-14自然段),想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的人。画出少年的言行、神情的语句。
2、 组织学生汇报。
a“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真诚)
b“‘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c“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d“‘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e“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f“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3、 请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再读句子
4、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相机引导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相机板书:弃、赠。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想少年的为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读。 2、学生汇报自己画出的句子。
3、学生自主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喜欢的方式,品读句子。 4、学生朗读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交流读后感,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通过为什么我特别想买木雕这一问题带学生进入课文学习,让他们产生求知欲,激起主动读书的愿望。在教学我放弃买木雕,少年赠送我木雕这两处重点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读懂,并在读中感悟,通过一读再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体会非洲少年的美好心灵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五、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
1、 训练写话:你想和他做朋友吗?对他写几句话。
2、 师简单小结。
3、 鼓励探究,设疑引兴: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汇报。 1、学生把心中所想写出来。
2、交流,评价。
3、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课下探究。 抓扩展促说话。
说话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山区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我创设了让学生说和写的活动,如让学生评价一下这时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想和他做朋友吗,对他写几句话。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去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
27 卖木雕的少年
买 弃

作业设计:
1、查找中非两国互相支持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9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