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月球之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猜谜引入,提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你们瞧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有时停在头顶,有时挂在树梢。
(打一物)
过渡:月亮,也叫月球(板书)
2、师引: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撒满大地,沉浸在这优美的月色中,遥望着这轮明月,你一定浮想联翩。你想到些什么呢?
3、像我们刚才这样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很美很远,这就是“遐想”,而且是美好的“遐想”。
4、学习第一句。
出示第一句:“每当夜幕降临……遐想。”(评:你读出了月夜之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听了你的朗读,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1)谁愿意把这句读给大家听。
(2)让我们把这么美的月色带给大家吧!齐读。
5、面对如此美的月色,你的脑海冒出了哪些疑问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月球,一起去探索——月球之谜(板书)
什么叫“谜”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按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课文。
(出示: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边读边用( )标出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倾听。
3、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1)、出示词语
(2)、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4、你们找出了哪些月球之谜?
(1)、学生交流
(2)、教师板书
……哪儿……?……什么……?……一样吗?难道……吗?或者是……?
(3)、老师把刚才同学们找出来的谜整理了一下。
(出示:(1)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2)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3)它跟地球一样吗?
(4)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5)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5)你能读好这些问句吗?读一读你喜欢的问句。指名读问句,让我们一起问问你的同桌吧!
三、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板块一:自主学习已解之谜
1、快速浏览课文,这六个谜中,哪些谜已经解决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第一眼看到……一片荒漠。
1、细细地,自由地朗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像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那么你把月球上景色告诉大家吧!
3、月球上的景色和地球上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预设:
生: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师;是呀,黑沉沉的,谁再来读读这句。
(再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天空是黑沉沉的,但是月球表面灿烂的阳光我还没感受到。谁再来读?
(再指名读)
师:我想听听男同学读读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读的真不错!还有哪些不同?
生: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空气。
师:小宇航员,你来到月球上,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满是岩石,满是环形山,就是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名读)
师:是呀,月球上是一片荒漠。我们请左边3组的同学读读这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同学们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为了奖励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老师带来了一些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的照片,你们想看吗?
生齐答:想!
师:播放有关月球的照片。
这样的与我们地球完全不同的景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4、让我们一起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吧!12
5、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7……
(出示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的视频)
当他首次登上月球时看到了什么,你能猜猜他当时的心情吗?
(让我们带着这们的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师生对读(两名宇航员在……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
板块二:猜想未曾解之谜
过渡:月球的表面如此奇异,难怪同学们会产生这么多疑问。实际上,不仅是同学们,就是科学家们,对月球也有许多未解之谜。请同学读3—6小节,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1、学习第1个实验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1个实验,谁再来给大家读读这个实验。(指名读)
(2)“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有什么感受?(多神奇啊!)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3)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4)把你的疑惑大声问出来。
(4)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你想问——我们都想问——
(5)引读:我们把细菌……,就猜测(难道……)
(6)读到这里,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研究?
2、学习第2个实验
(1)科学家还做了什么实验?再请一个科学家说
(2)课文通过什么说明方法来写清楚的呢——男女生对读(男生读水藻部分,女生读玉米部分)
(3)通过比较,你有什么疑问吗?难道……为什么……
3、刚才两个疑问,你能解决吗?你呢?老师也不能,科学家也不能,真是令人——(费解)什么叫“费解”呀?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自己练一练?(皱眉头,摇摇头,加强语气)
读“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1)、指名读——谁比他说得更清楚?
(2)、作者在这里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说明文中的数字很重要,它是用来说明问题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明白、实在。
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6、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
7、月球上还有未解之谜吗?从课文的哪里告诉我们(……)
四、总结
月球之谜可真多,面对这一个个谜,我们该怎么办?(探索)是啊!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看,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出示嫦娥奔月视频)到2010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二号,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希望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我们也去探索月球,去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
最后,送大家两个字。“奥”、“悬”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76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