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及反思]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水罐发生的一次次变化。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读懂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及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一次次神奇的变化都是源地于小姑娘无私的爱心,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爱的奉献》
二、谈话引入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温暖,也会给你带来快乐和健康,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三、初步感知课文
录像,录音朗读。要求: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故事中的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看完后小组讨论,再抽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空→满→银→金→跳、涌)
四、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生自由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直接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并标上序号。
学生读文,勾画,师巡视指导。
抽生读第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中的“竟”字说明了什么?(出乎意料,也表现出了水罐的神奇)你能通过读把它的神奇表达出来吗?抽生读。
学生接着读后面几次变化的句子。生读了第5句后,师问:你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能突出水罐的神奇?(涌、跳)应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它的神奇?你能试着读读吗?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些?再读
五、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小组讨论:每次水罐发生变化前,小姑娘都做了什么?从她所做的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交流:水罐第一次发生变化前,小姑娘做了什么?
她找到水了吗?为什么? “哪儿”这个词这说明了什么?她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找水?在找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板:妈妈)
讲述:正是由于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让她拥有了一 罐水,小姑娘这时的心情怎样?(高兴)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喜出望外)这时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应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小姑娘当时的心情呢?(重读“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自己试着读读,抽生读。
讲述:小姑娘真是太高兴了,她抱着水罐匆忙往家跑,结果被脚底下的一条小狗绊倒了,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如果是你,这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生谈谈)可是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干净了,变得欢喜起来。)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板:动物)
小姑娘捧着水罐回到家,把水罐给母亲,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从母亲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女儿)
小姑娘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水罐正要喝口水的时候,突然要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这时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
小姑娘不渴了吗?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把这些词语打上点,你能把小姑娘当时的感受读出来吗?抽生读。如果是你,在水就可能决定着生与死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生谈谈)可是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他人)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是什么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了吗?(板:爱心)12
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心,带着这份感动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的2、3自然段吧。要求:抽一生读使它变化原因的部分,其余同学读勾画的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六、拓展想象,感受爱的力量
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干旱的大地有水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美丽景象呢?(同桌互相说说,再抽说)
看到这美丽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七、总结回归,升华情感
课堂在音乐《爱的奉献》中结束。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           妈妈

满           女儿
银           动物
金           他人
跳、涌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教学反思:1、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要在学生体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否则就不会有由景生情,情就是空洞的,留于形式的。
2、 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手段,综合性的应用教材,如,生活体验,各种媒体。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7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