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寓言两则》教学杂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 王 嫣】
〖在亲历中感受“生成”〗
 在执教《寓言二则》时,我讲到《南辕北辙》的寓意,同学们读着揭示寓意的最后一段话,纷纷说:“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就越到达不了目的地。说明他的行动和目的相反,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学生回答得头头是道,我也正准备鸣金收兵。这时,一直都很调皮的小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舞足蹈地说:“他肯定可以到的,因为地球是圆的。肯定可以到的!”同学们听了,先是一愣,接着,有的把目光转向了我,有的已轻声议论开了:“对啊,地球是圆的啊!”“可是如果绕地球一周的话,那该多麻烦啊!”“我觉得他到不了。”于是,我便让同学们再度读课文,然后辩一辩: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达楚国;《南辕北辙》的寓意究竟是什么。在后来的课堂上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讨论:有的说:“他是不能到的,因为即使地球是圆的,光凭一辆马车,绕地球一周是很难想象的。”有的说:“可能他到楚国本来就是为了游历整个世界呢!他要的是过程。”还有的说:“古代寓言告诉古代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的寓意发生了变化。《南辕北辙》在今天可以理解为舍近求远。”学生一个个变得能说会道,他们据理分析,句句都那么精彩。我顺水推舟让学生以现代人的观念,改写《南辕北辙》,学生们兴致很高,当堂写出了极富创意的《南辕北辙当代篇》。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当发现与文本的对话中、与同学的交流中有自己不能理解或者无法接受的看法时,便表达了出来,与同学老师交流。从而,课堂教学便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在“地球是圆的”的理论得到充分证实以后,它的寓意确实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当课堂充分开放,充分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时,课堂教学便具有了极大的生成空间。

都是严格惹的“祸”
  也许是平日里对所执教的学生要求太严格习惯罢了,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真的是让我“伤透了心”啊!
  前些日子,我兴致勃勃地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寓言两则之《南辕北辙》时,按照课前撰写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我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之后,还有五六分钟的时间,我就让学生用质疑的方式巩固所学的课文内容。他们举出稚嫩的小手提出的质疑都让我给“各个击破”了,突然,一个平时里从来没有举过手提问题的“小不点”怯生生地举手了。
  “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地方不明白?”此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哪里呀?请你慢慢地讲。”我继续引导着。
  “你平时不都是跟我们这样说,问话问完了之后用的是问号,而这课里有一句话怎么用了叹号了呢?”他的话语间明显有些吞吞吐吐,接着他读了那句话──“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读这句话时,在句末他用了上上扬的语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懵懂了……
  “是啊,我怎么没留心呢?明明还用了一个问字呢?”班上一个成绩较好的学习生也表示了怀疑。学生们在教室议论纷纷。我想:这下完了,如何收场啊?都怪备课时太粗心了呀,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我一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总不能敷衍了事吧!更不能在学生面前丧失已经树立的形象吧!我灵机一动,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于是我顺势利导,“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给予充分的肯定,“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呀!但是,老师和你们一起采用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不好?”“好。”全班三十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班的学生可喜欢了。就这样,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的行动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我也投身参与了其中的一个小组。看着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究,我深感自惭,“连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不了”。12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们终于不约而同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还是请刚才提出问题的那个“小不点”来讲讲他个人是如何解决刚才他提出来的质疑。
  “老师,我们小组通过讨论,最后决定每个同学都用字典公公来帮忙。”可能由于是第一次发言,他的脸有些发红,过了几秒钟,他又继续补充道:“我们翻到字典后的面,有标点符号的用法,我对照里面的用法,认为这是一句语气很强烈的的句子,所以在句子的最后用了叹号。”
  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其它同学都纷纷表示赞同他的说法。一时间,其它同学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小小的手掌在教室里整整齐齐地拍了三下,向他表示祝贺。
  这节课原定的教学任务虽然只有课堂小结这一部分没有如期完成,但是当我想起“小不点”今天勇于质疑且自己能够解决疑难的表现;看到学生们协作学习时的乐趣;看到学生们能够通过字典这一有力的工具主动获取知识,找到对他们有用的东西,我知足了。
  是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假若是在课堂上遇到困难,用丰富的知识灵活地处理显得是多么重要呀!正如:要给学生注入一滴水,自己必须先得有一桶水。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34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