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课文_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以体育为题材的典型人物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通过记叙孙晋芳训练、比赛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和夺取胜利后的欢乐以及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塑造了一个鲜活感人的女排队长形象。正如鲁光所说:“这是一曲振奋人心的博斗之歌。它的主旋律就是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设为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把握文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难点设为体会报告文学中议论、抒情的作用,特别体会叙事中的抒情,如何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亮点设为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以小见大,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细节描写等。安排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中,从丁丁的话引入课文。“女排的辉煌成就是全体队员拼搏的结果,课文说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孙晋芳合适吗?”引导学生了解到: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最后的胜利是全体队员共同拼搏的结果,掌声应给每一个队员、教练员甚至是陪练。但人员却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也就是把功劳分给她一半,她在团队中的作用真的是至半重要。在“初读课文”,教师出示报告文学的定义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点,进而结合报告文学的言语体特点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概括的一般规律。在“研读课文”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这样一个貌不惊人,个子不高的姑娘,却成为排球场上的灵魂,带领中国女排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她到底具有怎样高超的球技?”这个问题,画出相关的词句。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读第3、第5自然段。通过找中心句,理解关键句子,引导学生抓住“三伏天”、“又矮又窄”、“挥汉如雨”“由浅变深”“轻轻一拧”“一摊汗水”等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理解“有一双挥洒自如的手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还必须具有宽大的胸怀。”这句话时,采用换词的方式理解“宽大胸怀”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感受词语使用的准确性。这样,学生感受到孙晋芳的球艺过人是她朝夕苦练的结果;与郎平的由误会到冰释前嫌更使得胸怀宽广的孙晋芳无愧于“优秀”二字,而走进队员的内心世界正是她带领队友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为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合作读第10、11自然段。在“运用积累”中,教师用“如果说……那么……”说句子,要求学生也像老师这样,用“如果说……那么……”说句子,来夸夸中国女排,夸夸孙晋芳。
北师大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多元文化,多种风格,多种体裁。适应了教师角色转变,与课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我耐心地等待,轻轻地唤醒,惊喜地发现:教学真的可以如此美妙!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反思
“老师,我们喜欢你了!”下课后,几位学生走我跟前。“为什么喜欢老师呢?”随便一问,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你对我们好啊。”“那以前不喜欢吗?”“以前……”孩子们支吾着。
我沉思着。是呀,以往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课堂的主要角色。而课改后,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分担他们的失败与挫折。平时的我,始终将微笑带进课堂,把真诚的微笑吹入儿童的心田,把鼓励带进课堂,让孩子们生活在鼓励中学会自信;把耐心带进课堂,当学生回答不出,学生犯了错误,我都耐心地等待,轻轻地唤醒!12
纵观这节课,虽然校领导和同事们评价较高,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有许多欠缺。比如课文中细节描写无疑是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孙晋芳的外貌细节展露了孙晋芳刚毅、果敢、不服输的个性。这一点,教学中注意不够。另外,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不乏生动,抒情、议论的文字,也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一点,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感悟透彻。
总之,这是一堂并不完美的教研课。当然,我相信自己正慢慢走向我所渴望的教育。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解题。
2、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报告文学。出示小黑板。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选取了几件事来写孙晋芳?
3、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孙晋芳?
4、师总结。
三、研读课文
1、出示孙晋芳相片。
2、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画出相关的词句。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第3自然段。
4、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孙晋芳球技的高超?
5、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第5自然段。
四、运用积累
1、教师小结过渡。
2、学生交流句子
3、师生合作读课文。
五、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小练笔:生活当中有许多人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为集体赢得了荣誉,请你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写。
板书设计: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孙晋芳
训练刻苦  世界优秀二传手
球技高超
心胸宽广     三连冠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52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