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等奖|《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2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过程和方法: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双基训练。
二、引题。
1、 师:冬天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春天有芬芳艳丽的鲜花,夏天有郁郁葱葱的大树,秋天有什么呢?
2师:秋天真美啊!其实秋天的声音也很动听。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3、师: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
4、揭题:秋天真是一个辽阔的音乐厅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三、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板书:刷刷
蠷蠷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
黄叶对大树妈妈道别:“(      )”
多么伤心的道别啊, 这道别其实就是离别,分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节,让我们听到黄叶伤心的离别。(指名读,齐读)
(2)“qǘ qǘ”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和阳台告别,唱着“(       )”
多么重情义的蟋蟀啊,谁能来做做深情的蟋蟀,和朝夕相处的朋友说一声再见,做一次深情的告别,(指名读,齐读)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
板书:叮咛
提示:每天早上你来上学,爸爸妈妈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这就是每天反复的说这这些话,这就是叮咛啊。瞧,爸爸他*的叮咛里面浸透了多少深沉的爱啊。
那大雁会对白云怎么叮咛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 于是,秋风唱起来歌:“(          )”。
(男女声朗读,吟唱秋风和大雁不同的声音让我们听到深情的叮咛和欢乐的歌吟。)
   四、课外拓展。
学做小诗人:师: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听听秋的声音。闭上眼睛想象秋天的景色,用心聆听秋天的声音。
我们走进森林,--------------,走进田园----------,走进果园,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我们学做小诗人,同桌前后可以互相帮忙。
3汇报小诗
4小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富有激情的诗人,你们的诗让我听到了秋天的声音。
引读:秋天的声音在每---,在每-------,在每--------,在每-------,听听秋的声音,从-------
向远方-----,听听,我们-------------。
五、感情朗读。
让我们用我们的深情,告诉大家我们听到了秋天的声音。(配上音乐,齐声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编的小诗写下来。
    2、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板书12
                          12  听听,秋的声音
                         辽阔的音乐厅        刷刷
                                                      瞿瞿
                                                     叮咛
                                                    歌吟
教后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是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声响,用诗的语言来赞美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我把本课的设计设计成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步骤设计为:初读感受诗韵,细读理解诗歌,散读理解诗情,配乐读激发深情。
不过,上课的过程最能体现上课设计思路的准确与否,学生的表达能反映课堂问题的有效渡。首先在上课过程中,初读时间花的比较多,有老师认为这个可以省略,确实,我也觉得初读检查既然学生没有错不必再讲解太细致了."ququ"这个词语既然打不出来,我后来觉得根本不用把它用两个字来表示,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拼音来表达,然后再问问学生:“这个词语我打不出来,其实该怎么记呢?”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读错的情况,让他们走入误区,反而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二是学生的回答没有平时那么激烈,也可能是问题太深了,也有可能那天为了表现诗歌的美丽,声音太小了,学生没有听清楚。但是最失败的一个设计是自己引到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秋天,感受听到的声音的时候,我说的太快了,一会儿就让学生从森林走入田野,一下子又从田野走入了果园,学生还没有完全想象出秋天最美的景色,就让他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匆匆划过怎么留下痕迹,所以后来学生说声音只能从我备用的图片当中来说了。后来,我想如果我只是引导他们走进森林,让他们自己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许后面诗歌的内容就不会这么贫乏和单一。教师的引导非常总要,但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时间更为重要。教学应该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过,留下一个一个深深的脚印,是我对这堂课最深刻的感受。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9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