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冬夜读书示子聿》活动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学习准备】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
【活动方案】
活动一:忆一忆,走近诗文。
1、吟诵陆游作品《示儿》
2、组内交流:结合陆游教子的故事,谈一谈你对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的理解。
活动二:吟一吟,诵出诗味。
1.读诗过三关:读准、读通、读好!加油哦!
2.汇报展示。
活动三:想一想,理解诗意。
1.轻声读古诗,仔细看插图,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
2.组内讨论交流,尝试解决疑难。
想一想,说得越多越好哦!
3、全班交流。
4、历史上记载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有许多,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活动四:说一说,领悟诗理。
1.再读古诗,找出陆游告诫儿子道理的诗句,小组内读一读。
2、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读补充资料,小组内谈一谈你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3.组内交流:以史为鉴,结合成长中的事例,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4.各小组汇报。
【检测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 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
【补充资料】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抵挡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教学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中,重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练说,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活动单设计主要凸显以下特点:
一、注重诵读,体验情感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这几年,古诗教学中的“涵泳”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曾国藩曾指出:“涵者,如春雨之润桃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人之濯足……”
就朗读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通过“读准”、“读通”、“读好”三个环节,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第二阶段,加深理解的朗读。初读是感受,那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第三阶段,深化理解的朗读。在这一阶段的朗读,要引导学生辨味诗的关键词句,如“无遗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抓住“诗眼”,品出味道,让学生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12
二、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学生们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记载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有许多,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联系旧知,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这一环节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三、合理地资源整合与利用
由回顾陆游的另一作品《示儿》入手,结合“陆游教子”的故事揭示诗题,使学生了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精神品质。由此,课堂学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句的解读环节。联系“纸上谈兵”的故事,及至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时候,又不失时机地将学习引向了新的语言链接与积累: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旧书不厌百回读,读书须尽苦功夫。”
…………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