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案设计_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导入。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文字》。(老师板书)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老师归纳学生问题。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3)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二、初读感知
1、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下面的生字词你们认识吗?
  出示:耸立 铁砧  预兆 小熊星座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问题:(大屏幕出示)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3)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3、 这三个问题就象三座大山,你能搬掉几座?告诉大家,你知道了哪个问题的答案?
  解决问题一: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a出示、指导读: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b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评:大自然的文字有两种,有像星星一样在天上的文字,也有像小石子一样在脚下的文字。如果把《大自然的文字》这本书分成上下册的话,上册就是《神奇的天书》,下册就是《有趣的地书》。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板书:神奇的天书   有趣的地书)
c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解决问题二: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生: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有: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
  师:(板书  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作者举了这么多例子来说明大自然的文字呢!
  5、 聚焦重点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搬掉这第三座大山——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三、精读感悟
1、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男同学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水手、飞行员等懂大自然文字的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它们的?划划相关句子,写写体会。
(出示问题:1、找一找从“星星”和“云”这两种大自然的文字里我们读懂了什么?2、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2、(1)认识“天上的文字”——星星
  ⅰ谈意义:认识星星有什么意义?
  生:认识天上的星星,可以辨别方向。(学生自由交流)
ⅱ师:课文告诉我们,水手是怎样认识星星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谈体会)(出示小熊星座图片)1234
  师:多么聪明的水手呀,我们也按照他们的方法找找北方在哪里吧!
  (2)认识“天上的文字”——云
ⅰ谈意义:认识云有什么意义?
生: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认识它可以避免把飞机毁掉。(板书:观察气象)
  课文怎么形容“砧状云”的?
  师:云山似铁砧,多么形象!想亲眼瞧瞧吗?(出示“砧状云”图片。)
  出示: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来表现。
  引读:聪明的飞行员知道——
  出示、齐读: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师:天上砧状云,地下雨淋淋。智慧的飞行员们也是通过自己的观察、积累,才懂得这个道理。
ⅱ勤劳的农民在耕作中积累着智慧,“看云识天气”早已是他们的习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生答。
  ⅲ大自然留在天上的文字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天空的使者——鸟,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大雁南飞,告诉我们“春天再见”;燕子低飞,雨滴就要来临了。
小结学法:
①读课文2、3自然段。
②分析从“星星”和“云”这两种大自然的文字里我们读懂了什么。
③明白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作用。
④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课外还认识的天上的“文字”。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合作学习课文的4、5、6自然段,认识“地上的文字”——石灰石和花岗石。
出示:合作学习
①自读课文4、5、6自然段。
②找一找从“石灰石”或“花岗石”这两种大自然的文字里我们读懂了什么?
③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④你还认识哪些地上的“文字”。
  ⅰ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呢!我们继续交流:我们脚下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么认识它们?
ⅱ从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石灰石的形成。
出示:石灰石图片。
师: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石灰石是由什么造成的?(教师强调“由贝壳造成”)建筑工地出现石灰石说明什么?(现在的城市曾经是一片汪洋)
评:现在的建筑工地(画面出示),竟是曾经的汪洋(出示画面),真是沧海桑田!汪洋怎么会变成陆地呢?由石灰石的出现我们明白了什么?
生:因为地壳的运动。(板书:地壳的运动)
  ⅲ第六自然段告诉我们,脚下的文字还有什么意义?
  意义之二:明白花岗石的到来。(板书:花岗石的到来)
  出示:花岗石图片。
  (多媒体出示)师:这么大的花岗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
  引读: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
  出示: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大家齐读)1234
  你是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材料:冰川是由积雪演化成的、能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他处。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运物。冰川搬运能力很大,可将粒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
  出示图片:这就是流动的冰川。
  师:它一下子就把花岗岩搬来了?我帮同学们提问了。
  生交流。
师:怪不得,作者用了个“爬”字写出速度之慢。花岗岩“爬”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森林呢!
师:花岗石的到来,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地质的变迁)。
同学们喜欢地上的文字吗?
  请喜欢地上文字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第5和第6自然段。
  ⅳ大家俨然都是懂大自然文字的人了,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呀?
生答。
师归纳,并板书:留心观察   认真读书   请教别人  
3、总结:不知不觉,这第三座大山已被我们移掉了!通过读作者举的这些例子,我们明白了大自然文字的意义、掌握了认识它们的方法。就像作者所说,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4、你能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下大自然的文字吗?
  四、习题检测
1、请大家思考: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么懂得的?完成练习。
考考你:① 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②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③锯开大树,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这就是年轮。年轮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④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                  
⑤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                       2、大自然还有很多文字、很多无声的语言,听一听下面的现代诗句,或许你会有启迪:(出示、音乐,师生合作读)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1234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2、师总结全文:
   是啊,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情,认真读书,并多请教有学问的人,去发现大自然的文字,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合理运用大自然的文字,让它为人类造福。大自然的文字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礼物,我们在发现和运用它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合理保护它哦!
五  谈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到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的1、2、3小题。  
2、把你认识的一种课文外的大自然的文字写下来。
3、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