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赏析|《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初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优美的语言,理解重点。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交流导入。
  老师先自我介绍不过我不直接告诉你们,请你们来猜猜:(姓名藏头诗略)
这是一首藏头诗,同学们从这首诗中知道了老师的名字。是呀我们可以从语言文字中提取我们需要的相关信息。有一本特别的书,书上的文字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这本书叫——大自然(板书)。这本书里有什么样的文字呢?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读懂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将题目板书完整)
二、初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大自然这本书里有哪些文字?星、云、石等物除了课文中的你还知道哪些文字?(学生说)你们怎么知道的?(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
2、大自然这本书有这么多的文字我们来把它们进行归类,分为上下两册并给他们去个名字好不好?(上册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花岗岩。)(板书) 你们知道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三、品读语言,突出重点
(一)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说说你读懂了那一种文字,获得了什么信息。找到相应的句子后,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1.小熊星座:这是一个天文学中的术语,你们看这就是小熊星座,其中最亮的那颗叫——北极星,它正对着北方。所以——(板书指北方)
2.砧状云:砧状云预示着雷雨,这一点很容易读懂。(板书预兆雷雨)
考考你,现在天空上出现几朵云,哪朵是砧状云?出示,生说理由。
(1)要知道砧状云什么样,就得先知道“砧”在文中指的是——铁砧。你们看这就是打铁用的铁砧,左右伸出——两个尖头。
(2)那砧状云应该就是——中间高耸,左右伸出尖头的云。读书就要这样词不离句,句不离想,能在生活中鉴别运用,这才是真的懂了。齐读!
(3)其实另外三种云也各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猜猜看(鱼鳞云、棉絮云、城堡云)
3.石灰石:它的存在告诉了我们地质的变迁(板书曾是汪洋)
4.花岗石:板书“冰搬来”。这段话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这段文字中用几个动词写花岗石?为什么这样写?
①“搬”“带着”“披着”“穿过”(拟人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②聚焦这个字,由这个“爬”字你能猜到花岗石是怎么来到这儿的吗?(看谁猜得最有画面感播放:冰川运动画面)(缓慢,紧贴地面,走得再慢也不叫爬呀!)被冰川带到别处的大小不一的石块,统称漂砾,漂砾常常用做是识别冰川活动的标志。
(2)这段话句式很特别?你们找找看。12
①说明文中有问有答,很常见,但连提三个问题的很少见。读读看,齐读。多啰嗦,问一个不就行了吗?(生谈激发兴趣)
②师生情景配合读。(师读第一句,你的问题是——你读——不告诉你;接着问——还不告诉你;再问——就不告诉你)什么感觉?问得多好,一步一步把你心里的好奇给勾了出来。别吊胃口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答案。
③这次换一换,我来做那个提问题,吊胃口的人。(师故意调换问题的位置)我问得好吗?(没有层层深入)小结:看似无心的问,却是用心地在遣词造句
5、知识迁移。
①.大自然的文字只有这四种吗?大自然的文字无穷无尽,你看出示图:红叶一片,是大自然的文字,上面写着秋天。年轮一圈就是一岁。
②、从大自然的这些文字中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出示图片蚂蚁搬虫子(为了生存合作互助);群居的蜜蜂讲求团结、分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二)、既然大自然的文字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我想给大家一个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又跑去问爸爸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从这个故事中总结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大自然?1、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2、深入思考3、到书中寻找答案4、请教有学问的人......(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进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来认识这篇课文的作者:伊林(1896-1953),前苏联科普作家。著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科学文艺著作,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优美,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课外作业:
1、你知道的哪些谚语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语言”?
2、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
大自然的文字
星座    辨别方向
云朵    识别气象
石灰石  曾是海洋
花岗石  冰川运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