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学设计]《学与问》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培养崇高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重难点、关键]
1、通过读文品句,体会“学”与“问”的关系。
2、认识到“问”的重要作用。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一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读完后及时评点朗读)
  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相信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楚、明白。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屏幕上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有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最后齐读)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
  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指名说完后,教师出示投影)老师这儿有两段话,请同学们看一看。(见附录一)
  3、师:听了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板书:勤学好问)
  4、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补充的内容。)
  6、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123
  7、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8、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9、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四、自学第4段
  1、(出示沈括的简介,详见附录二)师读简介后说: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填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和()结合起来。
  3、指名回答,解释句子意思。(板书:观察思考)
全体同学齐读第4自然段。
  4、小结:读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   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老师找了几幅图片,一起来看看。出示投影。
  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齐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老师发有关好问名言的小卡片,详见附录四)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2、好,打开看看这是把这是把什么样的金钥匙?你喜欢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指名读名言)
  3、老师这里还有金钥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两首小诗,详见附录三)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这就是他所写的关于勤学好问的两首小诗,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并去了解这两首诗,相信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板书设计]                        23     学与问123
                        勤学好问
                                   }结合--养成习惯
                       观察思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