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上进的近义词】《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忆爱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是《鲁宾逊漂流记》,还知道了这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同学们,“我”喜欢这本书吗?
2.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爱不释手   意思是:爱得舍不得放手
3.同学们,请大家快速轻声阅读课文1~7小节,找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读好了坐正。
4.学生读: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5.听大家读了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本书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吸引了我的呢?
二、明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7到12小节 ,边读边思考:鲁滨逊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2.起因及心理分析
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1)他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2)他此时的心理如何?(恐惧)
(3)他被恐惧吓到了吗?(不但没有,反而在岛上生活时间长达28年)
3.遇到的困难及客服困难的方法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1)做木筏……一一送: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勇敢)
(2)藏:(介绍:荒岛上有野兽出没、有食人野人出没)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机智)
(3)这样,鲁滨逊克服了一个什么样的困难?(吃)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解决了长期的吃的问题,人生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与恐惧)勤劳、聪明
(1)过渡:船上运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时候,鲁滨逊又将面临没有食物的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从“他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可见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勤劳,有创造能力的人)
(3)“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恐惧与孤独”独自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是怎么和孤独做斗阵的呢?(养鹦鹉做伴、做家具)(聪明、有创造能力)
若干年后……又过了好几年……
(1)若干年后,鲁滨逊凭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救下了一个人,鲁滨逊给他取名叫“星期
(2)又过了好几年,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3)总结鲁滨逊在岛上的时间长。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1)28年,鲁滨逊在荒岛上与种种困难作斗争,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有坚强毅力的人。
(2)作者是怎么评价鲁滨逊的呢?从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
(3)说本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下文)
三、爱因。
1.过渡: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的毅力的人,难怪“我”才读《鲁滨逊漂流记》几行就爱不释手呢!那“我”又是怎么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的呢?请同学们高声读课文第13~14小节。12345678
喜欢迪福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作者是怎样理解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鲁滨逊)(句末加上“因为他勇敢、机智、坚强,他战胜了这恶劣的环境,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
(2)面对危险,关键是看你怎样面对,如果你害怕危险,悲观退缩,那么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怕危险,勇往直前,那么你(将有可能)成功
(3)读
(4)运用
①我以前很喜欢看别人溜旱冰,很想学。爸爸看出了这点,就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星期天,爸爸带我来到了小广场帮我穿上旱冰鞋让我扶着周围的栏杆站起来 “好,现在把手从栏杆上移开!”爸爸说。我担心地把手移开。“好样的,你把脚往前跨,走几步!”爸爸又叫道。我小心翼翼的把脚往前挪。“哎哟!”千小心,万小心,我还是摔了一跤。我从地上爬起来,摸摸摔疼了的屁股,心想:什么溜旱冰呀,简直就是害人,我再也不想学它了!这时,爸爸走来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      ②今天,我和同伴一起玩跳大绳,我看着前几个一跑一跳的,蹦的可顺了,到张翔跳时,由于跳得太慢,绳子一下子打着了他的屁股,张翔揉着屁股大喊,“救命呀,痛死我啦!”于是原本胸有成竹的我想:跳不跳呢,跳吧很容易受伤,跳不好又会被同学骂,不跳吧,这队不就白排了吗?
最后,我鼓起勇气,看准时机,往前一冲,冲到一半,用劲往上一跳,一落下来马上就向前跑,没跑几步我愣住了——我竟然通过了。狂喜之余,我大声告诉我自己:“   ”
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1)学生自学,四人小组讨论:
(1.作者心中的鲁滨逊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2.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像鲁滨逊一样的人?3.是不是穿着打扮和鲁滨逊一样行了呢?4.要怎样才能成为像鲁滨逊一样的人呢?)
(2)简单汇报。(表格附后)
四、弘扬
1.同学们,这本书由爷爷传给老爸,老爸又传给我的书,这仅仅是一本书吗?
2.时代在飞速的发展,鲁滨逊的精神会不会过时呢?
3.“我”是怎么说的呢?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4.如果是女儿呢?
5.同学们想下,我会在书上写一句什么话?注意用词要准确,要能体现时代的变化!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学到了鲁滨逊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机智、坚强,还学到了迪福的一句名言,让我们懂得了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我们才有机会战胜困难。同学们,让我们让我们记住这一本书,他的名字是《鲁滨逊漂流记》,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他就是——鲁滨逊,让我们记住他的精神,让他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吧!
六、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三代相传的书
       后来    勇敢  机智
  若干年后勤劳  智慧   坚强     12345678
  又过了好几年    勇敢  机智
爱不释手       28年
       迪福的名言
       鲁滨逊的形象
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忆爱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是《鲁宾逊漂流记》,还知道了这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同学们,“我”喜欢这本书吗?
2.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爱不释手   意思是:爱得舍不得放手
3.同学们,请大家快速轻声阅读课文1~7小节,找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读好了坐正。
4.学生读: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5.听大家读了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本书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吸引了我的呢?
二、明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7到12小节 ,边读边思考:鲁滨逊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2.起因及心理分析
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1)他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2)他此时的心理如何?(恐惧)
(3)他被恐惧吓到了吗?(不但没有,反而在岛上生活时间长达28年)
3.遇到的困难及客服困难的方法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1)做木筏……一一送: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勇敢)
(2)藏:(介绍:荒岛上有野兽出没、有食人野人出没)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机智)
(3)这样,鲁滨逊克服了一个什么样的困难?(吃)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解决了长期的吃的问题,人生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与恐惧)勤劳、聪明
(1)过渡:船上运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时候,鲁滨逊又将面临没有食物的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从“他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可见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勤劳,有创造能力的人)
(3)“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恐惧与孤独”独自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是怎么和孤独做斗阵的呢?(养鹦鹉做伴、做家具)(聪明、有创造能力)
若干年后……又过了好几年……
(1)若干年后,鲁滨逊凭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救下了一个人,鲁滨逊给他取名叫“星期
(2)又过了好几年,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3)总结鲁滨逊在岛上的时间长。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1)28年,鲁滨逊在荒岛上与种种困难作斗争,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有坚强毅力的人。
(2)作者是怎么评价鲁滨逊的呢?从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12345678
(3)说本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下文)
三、爱因。
1.过渡: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的毅力的人,难怪“我”才读《鲁滨逊漂流记》几行就爱不释手呢!那“我”又是怎么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的呢?请同学们高声读课文第13~14小节。
喜欢迪福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作者是怎样理解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鲁滨逊)(句末加上“因为他勇敢、机智、坚强,他战胜了这恶劣的环境,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
(2)面对危险,关键是看你怎样面对,如果你害怕危险,悲观退缩,那么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怕危险,勇往直前,那么你(将有可能)成功
(3)读
(4)运用
①我以前很喜欢看别人溜旱冰,很想学。爸爸看出了这点,就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星期天,爸爸带我来到了小广场帮我穿上旱冰鞋让我扶着周围的栏杆站起来 “好,现在把手从栏杆上移开!”爸爸说。我担心地把手移开。“好样的,你把脚往前跨,走几步!”爸爸又叫道。我小心翼翼的把脚往前挪。“哎哟!”千小心,万小心,我还是摔了一跤。我从地上爬起来,摸摸摔疼了的屁股,心想:什么溜旱冰呀,简直就是害人,我再也不想学它了!这时,爸爸走来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      ②今天,我和同伴一起玩跳大绳,我看着前几个一跑一跳的,蹦的可顺了,到张翔跳时,由于跳得太慢,绳子一下子打着了他的屁股,张翔揉着屁股大喊,“救命呀,痛死我啦!”于是原本胸有成竹的我想:跳不跳呢,跳吧很容易受伤,跳不好又会被同学骂,不跳吧,这队不就白排了吗?
最后,我鼓起勇气,看准时机,往前一冲,冲到一半,用劲往上一跳,一落下来马上就向前跑,没跑几步我愣住了——我竟然通过了。狂喜之余,我大声告诉我自己:“   ”
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1)学生自学,四人小组讨论:
(1.作者心中的鲁滨逊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2.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像鲁滨逊一样的人?3.是不是穿着打扮和鲁滨逊一样行了呢?4.要怎样才能成为像鲁滨逊一样的人呢?)
(2)简单汇报。(表格附后)
四、弘扬
1.同学们,这本书由爷爷传给老爸,老爸又传给我的书,这仅仅是一本书吗?
2.时代在飞速的发展,鲁滨逊的精神会不会过时呢?
3.“我”是怎么说的呢?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4.如果是女儿呢?
5.同学们想下,我会在书上写一句什么话?注意用词要准确,要能体现时代的变化!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学到了鲁滨逊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机智、坚强,还学到了迪福的一句名言,让我们懂得了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我们才有机会战胜困难。同学们,让我们让我们记住这一本书,他的名字是《鲁滨逊漂流记》,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他就是——鲁滨逊,让我们记住他的精神,让他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吧!12345678
六、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三代相传的书
       后来    勇敢  机智
  若干年后勤劳  智慧   坚强    
  又过了好几年    勇敢  机智
爱不释手       28年
       迪福的名言
       鲁滨逊的形象
一代一代传下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鲁滨逊的荒岛历险经历,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指名读题,扣题质疑。
(1)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作者是谁?
(2)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
(3)为什么说这本书男孩子一定要读?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
3.师小结:这些问题,在课文中大家都能找到答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这篇文章吧。
设计意图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个文题中,有着很多的信息元素,它会引发阅读者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作者是谁?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男孩子必读”——为什么说这本书男孩子一定要读?女孩子要不要读呢?这些问题恰好可以作为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这篇文章的一级级台阶,下面的教学即可循着这些问题,展开文本阅读之旅。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读准字音。
(1)一类生字词:胶带 粘补 触礁 一艘英国船 一把小锯 一个筐子 又丑又笨
(2)二类生字词:抽屉 缅儿 帐篷 驯养 鹦鹉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15人逐节朗读课文,思考: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作者是谁?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
4.讨论交流板书。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英国);内容:鲁滨逊荒岛历险生活。
5.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在书旁作批注。
6.交流问题。
(1)爷爷为什么把这本书送给爸爸,爸爸为什么又把这本书送给我?
(2)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来?
(3)“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
(4)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
……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上所要求的“正确、流利地朗读”;二是,对文本整体感知,紧扣学生读题质疑的内容,在初读中解答“书名”“作者”“内容”,这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也是初读中应该完成的目标;三是,针对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内容,再度引发学生质疑,把初读引向深入,这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潜入文本之中。12345678
三,精读课文7~12自然段,体验荒岛历险,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7~12自然段,简要概括地说说鲁滨逊荒岛历险生活过程。
2.讨论交流。
航海触礁——做木筏,运东西,搭帐篷——种大麦、水稻,做面包,养山羊、鹦鹉,做家具——救“星期五”——离开孤岛。
3.出示句子:“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1)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聪明机智”“坚强毅力”。
(2)引导学生图画词句:从哪些词句中,你读出了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3)讨论交流,抓住重点。
“长达28年”——算一算是多少月,多少天,该如何“熬”过每一天?
“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你觉得这里有没有哪一样东西可以不要?在灾难面前,他还能如此有条不紊地安排,这说明什么呢?
“种植……制作……捕捉并驯养……养了……做了……”从这些荒岛生活事情中,你读出了什么?
“‘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这里的“仆人”和“朋友”你怎么理解,矛盾吗?
……
4.指名朗读,闭目想象,体验荒岛历险,感悟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 课文7~12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故事情节内容可以尽量淡化,而应着力在“体验荒岛历险,感悟人物形象”上下些工夫。尤其是要扣住第8自然段中的“聪明机智”“坚强毅力”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之中潜心会文、品词析句,真切地体验鲁滨逊的荒岛历险过程,形象地感悟鲁滨逊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礁”“艘”“筐”。
“礁”,左窄右宽,注意“四点底”的位置。
“艘”,第五画是“提”,第十三画的“竖”要穿过“横”。
“筐”,下面的五“横”,注意紧凑。
2.学生描红、临写,完成习字册。
3.朗读课文7~12自然段,说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故事梗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7~12自然段,回味鲁滨逊荒岛历险生活。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你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吗?你喜欢《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为什么?
3.过渡:课文中的“我”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这本书,喜欢这本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让我们继续来读课文13、14自然段。
设计意图 复习7~12自然段,是承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引发学生交流对“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的看法,则是为了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13、14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13、14自然段,感悟“我”眼中的鲁滨逊形象
1.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
2.出示句子:“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危险”指什么?鲁滨逊是怎样面对这些“危险”的?12345678
(2)“害怕危险的心理”和“危险本身”,谁更可怕?为什么?“一万倍”说明了什么?
(3)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生病了,在黑夜中独自行走……
(4)朗读,背诵。
3.教师引读。
(师引读)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
(生齐读)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4.谁就是这样的成功者,这样的英雄呢?——鲁滨逊!让我们来看看鲁滨逊的形象。
5.指名朗读第14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描写鲁滨逊形象的语句。
6.教师引读。
(师引读)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
(生齐读)身着羊皮短衣短裤……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
7.你喜欢鲁滨逊这个形象吗?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8.教师引读。
让我们一起来把鲁滨逊的形象印在自己的脑海中。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____,腰间____,肩上____,背上____,头顶____
9.这样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读着读着,我忽然有了一种希望
出示句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1)圈出关键词“探索者”“发明家”“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2)选一个说说你的理解。
(3)朗读。
10.讨论交流:说说你眼中的鲁滨逊形象是什么样的。
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解读第13自然段的重点句——“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一是要联系上下文,在文本之中读懂“危险”的内涵,读懂“害怕危险的心理”和“危险本身”谁更可怕;二是要联系生活体验,在学生的相似经历中,读出自己对这句话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解读第14自然段鲁滨逊形象,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引读方式,在读中想象感悟,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鲁滨逊形象来。
三、精读课文1~6和15自然段,感悟“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默读第1~6自然段,思考:我手中的这本《鲁滨逊漂流记》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来的?
2.出示句段: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学会生存
赠维儿
赠缅儿
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1)“维儿”是谁?“缅儿”又是谁?“三代”人依次是爷爷——(吴敬山),爸爸——(吴维),我——(吴缅)。
(2)爸爸为什么要在扉页上写“学会生存”?
(3)爷爷为什么要在扉页上写“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4)如果让你也在扉页上写一句话,你准备写什么?
学会坚强!做一个勇敢者!困难面前永不畏惧!……
3.引读第6、15自然段。
三代相传——(第6自然段),四代相传——(第15自然段)。
设计意图 扣住文本中两段赠书的文字,引导学生理清“三代相传”,联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懂“学会生存”“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延伸——如果让你也在扉页上写一句话,你准备写什么?这样的教学层次感分明,简洁高效。12345678
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1.齐读课题。
2.《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那么学完课文,我们班的女同学一定会有意见——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更是一本女孩子必读的书!!学会生存!学会坚强!
设计意图 根据班上女生的阅读情绪,在课的尾声处,引发学生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呢?这样的讨论一定会激起很多女孩子的共鸣,从而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内涵升华。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青少年版的《鲁滨逊漂流记》。
2.写一篇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学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最好的作业,也是必须引导学生完成的作业,这就是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