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学生们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怎样让一个“老的掉牙”的故事,上出新意,使学生不仅爱学,而且更能学好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赋予老教材以新的涵义。
    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参与了课文的研读,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孩子读的特别细致,甚至从“你们”的“们”这个字中读出织女和牛郎一样善良。有的孩子从牛郎不计较哥嫂对他的态度,读出了他的胸怀大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手让学生谈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学生能根据文本与生活经验的积累谈出自己的感悟,在他们眼里王母娘娘是心狠手辣的、是冷酷无情的、是不懂亲情的、是死要面子的……在交流中,学生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批判,同时在心中确立了王母娘娘应有的形象——慈爱的、有人情味的、讲亲情的。这就是美与丑的辨析。有了对与错、美与丑的认识,学生也就能感悟故事的寓意。教学中不必义愤填膺地激起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痛恨与咒骂,应该心平气和地聆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斥责。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
二、发展想象力,突破课文重难点。
    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我设计了一个采访情景,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是下凡的织女,请问你为什么决心嫁给牛郎?2、和你一起下凡的姐妹们会说些什么话?请回答的同学自己指名回答。3、你是怎么反驳她们的?当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他们会说些什么?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
三、由点带面,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拓展到其他的民间故事和古诗词,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实际上寄托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遗憾的是,课堂复习导入部分内容有些多,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而没有把故事的结尾讲完,使得整堂课不完整,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课上先从四大民间传说谈起,大概了解了其它三部民间传说的内容,学生听得很认真,借机导入到今天所学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我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我在本课教学中突显的一大亮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牛郎织女”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在一开始让学生熟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取一个小标题,这是在给学生铺设适合学生走上去的台阶。然后让学生把他们取的小标题按顺序写到黑板上,帮助学生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梗概。123
    化繁就简,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所得。
    由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了解,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于是课上,在轻声的朗读中,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轻松地结束了对整个故事的学习。孩子们通过课文,不但重新认识了善良、诚实、勤劳和敢于通过斗争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夫妇,也知晓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个浅显移动、便于流传的民间故事来表达当时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男耕女织普通生活的追求,这一最朴素的思想的。
    整节课的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授课时我问学生: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学生答有四个,牛郎、织女、老牛、还有王母娘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课文的哪些词句,找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切都很顺利,同学们选择着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了自己的评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牛郎、织女、老牛这三个人物的认识都讲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的看法。

一生说:我认为王母娘娘十分凶狠,因为课文第八自然段中说了,“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如果王母娘娘心不狠,她就不会暴跳如雷,对织女进行严厉的惩罚。

    另一生说:老师,我从课文第九自然段看到:“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所以我认为,王母娘娘是个六亲不认的人,她连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也不认,她太坏了。

这时,只见我们班的小才子郭秀岳举起了手,我想,不知他又要发表什么高见了,听听他的发言。我将他请起,只见他以响亮的流利地话语说道:老师,我认为王母娘娘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坏,因为她只是要维护天庭的秩序,如果她不严厉地惩罚织女的话,她的话今后谁还会听呢?如果她惩罚别人,别人会说王母娘娘不公平,大家就都不会听她的话了。

    我一听,完了。教了这么长时间的书,从没有人对王母娘娘作如此的评价。 这孩子的看法十分独特,我看到有的学生在频频点头。但不管怎么说,我还得要将他以及他的支持者们引入到传统的价值判断中呀!我本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课堂上,但今天我想,课堂教学惟有不断创新,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于是我说: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同学们先默读课文,静下心来体会体会,然后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123

   这下可热闹啰!

生:我不同意武嘉辉的观点,因为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说了:“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如果她不心狠手辣,她干什么带着那么多人闯进别人家里去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呢?

腾嘉浩说:我认为王母娘娘不坏。因为织女是私自下凡,她违反了天规,王母娘娘当然应该对她进行严厉的惩罚。

我问:这是什么天规?

他说:就是神仙不能和凡人结婚。

我问:你觉得这样的天规合理吗?

他笑:不合理。

我说:不合理的天规,王母娘娘还要去执行,你还认为她好吗?

他摇摇头坐了下去。

龙杨举手说:老师,我认为王母娘娘不坏。因为如果她不严厉惩罚织女的话,那以后其他的仙女也要到人间去了,天庭上不就没有人了吗?

我问:为什么仙女们都不愿留在天庭呢?

她说:因为其他仙女也会到人间去结婚。

我说:仙女们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却不愿意,你喜欢这样的王母娘娘吗?

龙杨笑了笑,没说话,坐了下去。

   下课时间到了,我总结说:同学们,每个人的阅读感受不一样,我尊重你们的看法。但我想说的是,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王母娘娘维持的是不合理的规则,所以我更不喜欢。但不管我喜欢不喜欢,这个形象是早已存在于《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中了。其实,流传在我国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课外可以找来读一读。

    教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虽然这节课上学生们为了“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进行了争论,课堂有些闹腾。但只有让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才算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是吗?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