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船长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解】
《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熟读课文,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情感目标: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还能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课教学紧扣一个“情”字,着力体现一个“悟”字,读中蕴情,辩中悟情,说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着眼整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的设计上依据“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了自读、自悟、质疑、表达、讨论、评价等学习活动的情景,使学生欣欣然,跃跃然投入其中,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的层次是非常清楚的:遇险-救援—殉职。“救援”部分是讲读的重点,“殉职”部分是情感的升华。结合课文的写作特点,即通过环境烘托与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大胆整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落创设多种情景,置学生于海难现场,让他们与文中人物生死相连、情意相通,从而反复地朗读、想象、体悟,使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立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感知画面。
1.揭示课题: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小说《船长》。学生齐读课题。
2.那是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在这场灾难中,哪一个镜头或者场面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呢?
3.学生自读课文相应片段后简要交流
(镜头1遇到危险 、镜头2紧急救援、镜头3以身殉职……)
教师相机板书:遇险救援 殉职
4.在这一个个镜头中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船长哈尔威。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示课题,直逼重点,使学生以亢奋的心情进入新知的探究,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1234
 
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这位船长。你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走进那个镜头?
 
二、走进镜头一:遇险
1.自读第二段,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刻,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场景?
2.交流汇报,学生描述两船相撞时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3.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
出示: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①    指名朗读
②    师生评价指导
4.如果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气氛,大家会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
①    播放节选《泰坦尼克》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音响,学生仔细倾听。
②    学生交流感受后齐读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深刻的体验。紧扣“险”字,朗读描写“诺曼底”被撞后危急情况的句子;创设意境,把学生带入那特有的时空,然后顺“险”渲染,体会大家的慌乱与危险。如此设计,为下文的学习,为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品质做好铺垫。】
 
三、走进镜头二:救援
1.灾难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哪一个镜头让你感受很深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自读体会后交流:
(1)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的镜头: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
①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②再读读船长的命令,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为什么船长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体会船长的责任感,船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③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危急的时刻,船长“吼”出了这命令——学生读,再读,读第三遍。
为什么读的声音越来越高?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吼”字的呢?指名吼一吼船长的命令。
【设计意图: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再紧紧抓住“吼”字指导学生感悟,读懂当时的危机和慌乱,体会船长在大难临头时的沉着与镇定。通过剖析哈尔威的吼声,使学生进一步丰满船长舍己救人的精神】
 
过渡:还有那些镜头让你体会很深呢?
 
(2)船长和机械师、大副对话的镜头1234
①读读这段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炉子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联系前文“海水在不住地往船舱里灌”,预示着——船要沉入大海了,如果没有救援,人们就被困在这里了。)
(知道了救援时间只有20分钟。知道了船长下命令让女人先走,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②再读读这段对话,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
 (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真的会让人开枪吗?)
③指导读好句子: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这危急的现场,在这紧急的关头,船长威严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导,学生真诚的学。联系前文“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再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要问船长?引导学生联系第五自然段,体会船长下达了死命令是为了控制混乱的场面,保证让更多的人逃生。】
 
④把这句话再送到这组对话中,体会体会那简短有力的对话。
 分角色读
⑤船上的秩序变得井然有序起来,船长把人们都震慑住了,靠的仅仅是枪么?(学生交流辩论)
(还有他的品质。因为“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就是船长)
【设计意图:在课文的学习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来体会船长的威严镇定,临危不惧。通过朗读、辩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和课文的诵读中,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中,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过渡:还有哪些镜头让你难忘?
(交流救助克莱芒的镜头、屹立在船头的镜头)
 
四、走进镜头三:殉职
1.出示: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①静心读读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核心问题就是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
②现在你们就是船长,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没有时间机会了,与船共存亡……)
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让我们难忘的镜头中,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沉着、果断、镇定、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相机板书: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师:这样的人我们送他一个称号——
  生齐:英雄!(板书)
3.让我们用心诵读这一段话: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知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设计意图:阅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围绕为什么人们安全获救而船长却没有逃生徐徐沉入大海而展开,努力营造一种悲壮的、凄惨的美,进而感悟船长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与人物对话
①学生写话,明确要求:请左边两组的同学以“船长,我们的好船长,你快回来啊……”写人们呼唤哈尔威船长的话语,右边两组的同学以“不是我不想回来,可是……”写哈尔威船长对人们说的话。1234
②交流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哈尔威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真正走入哈尔威船长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崇高。】
2.音乐声中齐声诵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
   面对这座丰碑,让我们深情地呼喊:我们最敬爱的——船长!
请记住这位英雄的名字——哈尔威!
 
六、课外拓展   1.推荐影片:《泰坦尼克》《海神号》
2.小练笔:《船长》读后感
板书设计:     
7、船长——英雄
遇险
救援
殉职                   
      
忠于职守    履行做人之道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围绕三个环节展开:
一、忘却自己,舍己为人
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产生疑问:①明明船上有61人,为什么船长却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真的只有60人吗?②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给忘了,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从而体来船长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的高尚品质。又通过一个“吼”字,来让学生感受船长在危急关头的沉着果断,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并教会学生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品析对话,抓住细节
在教学中,我抓住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先从他们的对话中来获取信息,一感船沉没的危及;二感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崇高品质。而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危及时刻更能体现船长考虑周到、沉着镇定、保护弱者,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行了一系列的指挥,可见这就是船长的职责,这就是船长崇高的品质。在整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读中所悟,感受船长的“忠于职守”。
三、创设情境,激情品味。
在教学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我为孩子们设计了情境对话。当孩子们已经体会到那“伟大的灵魂”是哈尔威船长卓越的精神时,我顺势动情地说道:“当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时,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时,孩子们,“玛丽”号巨轮上得救的人们可能都会焦急地呼唤着什么?船长哈尔威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他的内心又可能在想些什么?”我分别请两排同学写人们呼唤哈尔威船长的话语,而另外两排的同学写哈尔威船长对人们说的话。伴随着动人的旋律,孩子们低头开始“刷刷”地动笔。通过学生的思考,一对一的交流,既训练了学生写话、说话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大无畏精神。

不足之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觉自己上的比较仓促,对于每一个环节并没有真正把握到位,对于教案的设计还考虑的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回答自己没有充分的预设好,在学生回答时没有进行及时引导使得学生回答不到位,致使整个课堂学生发言也不积极。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基本能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感受到船长崇高的品质。如果在最初的几个环节中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读和说,可能对于最后一个环节的体会更深刻。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有充分的调动性,对于文章的把握要更透彻,预设更要充分。而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更要能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做好引领者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文章。希望通过这次的教学,能得到各位领导更多的指导,忘能多提宝贵的建议,让我的课堂更加精彩,让我的学生有更灿烂的明天!谢谢!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2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