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原文]《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发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并指名朗读。(谁能把它读好?)
3、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生命的林子”。
二、分析“林子”。
1、这究竟是怎样的林子?请大家读读描写林子的句子,看看哪片林子给你的印象深刻,把你读后的体会用简短的话写下来。
2、指名谈谈感受。
生1:这里的林子长得不茂盛。树干短而扭曲,不能成材,只能做煮菜的薪柴。(板书:树木稀疏   薪柴)
   师:你能读好这几个词吗?(显红“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
   师:谁能用朗读再现那片林子的样子?
生2:这里的林子很茂盛,树干粗壮,挺拔,能成材。(板书:郁郁葱葱  栋梁)
   师:谁能展现林子郁郁葱葱的样子?
3、显红“最高大”和“棵棵”
4、透过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生1:第一片林子里最高大的树也只能做薪柴,更不用说其它的树木了。
生2:虽然它长得高大,但是却不能成材。
生3:第二片林子中能成材的树木有很多。
5、读到这里,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问题?
生:同样是树,为什么一片林子的树只能当薪柴,而另一片林子里的树却能成栋梁?
6、(出示方丈的话)请大家读读方丈的话,圈圈划划,找找原因。
7、你明白了这片林子长得不同的原因了吗?
   生:由于竞争,第一片林子没有竞争,所以不能成林;而第二片林子由于有竞争,最终成为了栋梁。
  (板书:竞争)
8、你说得真好!那你能好好地读读方丈的这段话吗?
9、同学们,方丈把玄奘带进林子,说出这么一段关于林子的话。那么,方丈仅仅是在说林子吗?
三、分析“法门寺”。
1、法门寺和山野小寺有什么不同呢?
   生1: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香客如流,它就像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充满了生机,也蕴含了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玄奘一定会刻苦习经,一定能成材。
   生2:而山野小寺人流稀疏,缺乏竞争,就像那片稀疏的林子不能成材,玄奘走进山野小寺,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栋梁。
  (板书:法门寺 小寺)
2、如果你是玄奘,你选择哪片林子?能说说理由吗?
3、事实也证明这种选择的正确性。
4、出示第十自然段,齐读。
5、学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生命的林子”为题了吗?
6、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7、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吗?指读、齐读。
8、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必须在群体中,在竞争中奋发向上,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成为栋梁,在竞争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课后延伸。
1、文章学完了,玄奘的确留了下来。后来,他又遇到了曾经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玄奘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
2、总结: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的林子。在那片生命的林子里奋发向上,潜心苦学,将来成为栋梁,成为太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板书:12
                           树木稀疏             薪柴
                           (小寺)
           生命的林子                  竞争      
                           郁郁葱葱             栋梁
                          (法门寺)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0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