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原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我”指——肖邦。这是肖邦临终遗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爱国情深    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随机板书)
4、虽然沙皇俄国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但肖邦严辞拒绝了。他决心用自己最有力的武器——音乐同沙皇作抗争,使波兰人民振奋起来,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来关注波兰的命运,谴责侵略者的罪行。这炽热的爱国情感天地可鉴!
二、精读第二部分。
1、肖邦永远记得离别的那一天,“1830年11月的一天------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文字投影)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送别的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  想象、描述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这就是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作的送别曲(文字投影)《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范读  你感受到了什么? 让我们读出殷切的期盼、浓浓的爱国情。
3、老师叮嘱
继续交流: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呀!”
多么恳切的话语啊!试着读出老师的激动心情。  自由读、指读、齐读。
4、赠送银杯。
交流: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圈点词语“特殊礼物”,这儿指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泥土是祖国的象征,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想到自此一别,恐怕是生离死别,埃斯内尔更是依依不舍。让我们读出埃斯内尔的一片深情!
5、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再也忍不住了------疾驰而去。”范读有关语句。
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我们能读懂他的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
(  再见了,祖国!再见了,亲人!再见了,老师!再见了,同学们!  
祖国,我会回来的!
祖国,我会为你奋斗!我会用我的方式来爱你!虽然我离开了祖国,但是我会创作催人奋起的旋律,使波兰人民振奋起来。我要用那充满思乡情、亡国恨的作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来关注波兰的命运,谴责侵略者的暴行。)
6、肖邦对祖国充满了牵挂与难舍之情!这真是师生情浓,爱国情深啊!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再现那难舍难分的送别场景!
7、齐读课文,试背课文。123
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告别了老师,告别了同学们,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三、精读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读懂了什么?
反馈,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
   肖邦是怎样做的?
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
●听《革命进行曲》,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波兰人民愤怒的呼喊声:****沙皇!****一切侵略者!
仿佛看见波兰人民振臂高呼,拿起武器英勇抗争。虽然一个个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但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这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3、引读第四自然段
板书:日夜思念
辨析句子: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范读原句
请同学们再看看下面这句话,有什么发现?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从标点体会肖邦一心只想着工作,他要创作更多的音乐作品催人奋进,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文字投影)“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请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
(看插图)这样的工作情形,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板书:忘我工作)
4、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不知疲倦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度的工作热情来自——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炽热的爱国心、深似大海的爱国情!
四、精读课文第四部分。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接读课文。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板书:弥留之际   什么叫“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圈点词语“紧紧握着”,多有力量啊!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对祖国强烈的爱促使他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板书:喃喃    理解吗?  来,小声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
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国,他要与祖国永远在一起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即将离开人世,此时,肖邦心里在说什么?(我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我努力地做着一个赤子所应该做的一切!我活着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如此深厚的爱国情感谁不动容!让我们读出肖邦无尽的思念,无尽的不舍,无尽的热爱!
4、引读第6自然段。
    “肖邦就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突出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123
●“当时他才39岁。”
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肖邦具有杰出的才华,然而英年早逝,饱含无限的惋惜之情;肖邦英年早逝,究其原因在于欧洲列强瓜分波兰,使他忧愤交加而造成的,含着强烈的谴责之意。)
5、补充:
肖邦临终时,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身旁。应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音乐。他的遗嘱是要求把心脏送回祖国,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调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 他把他一生的才华都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他像一只泣血的天鹅,为祖国奉献了一切。
6、情感升华:
让我们记住这位大音乐家——肖邦!
让我们把他的遗愿再深情地读一读!
过渡:这是灵魂深处的呐喊!这是爱国主义情怀到了极点的表现!
看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想想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你的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肖邦倾吐——(请同学们)
五、布置作业:
1、在插图旁书写自己想对肖邦说的话。
2、继续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爱国仁人志士的故事,读一读,准备交流感人之处。
  板书:
        把 我 的 心 脏 带 回 祖 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日夜思念      爱国情深
              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 喃喃地说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86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