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的方法|品词析句 读中悟情—《郑成功》备课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次试教: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2、出示句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1、课文写了他两方面的功绩,我们先来看他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2、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在收复前,郑成功做了哪些工作?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3、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4、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5、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6、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
8、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郑军的勇猛善战,训练有素,志在必得)
9、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
10、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11、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1、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又是怎样建设台湾的呢?
2、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3、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
四、小结(略)
五、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反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虽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郑成功建设台湾、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但过多的讲解把原本完整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老师的讲解虽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完全被老师牵制着,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同样,因为没有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第二次尝试: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郑成功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2、出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a)郑成功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如果你是他部下,你会建议他如何去做呢?(我会建议他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郑成功是如何准备的呢?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c)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这样才能保证战斗的取胜。2、说明他志在必得。3、说明他下定决心要把台湾收复。)
d)能用你的朗读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大家吗?
e)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庞大的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舰队威武
 “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士气高昂
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f)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是谁训练出来的?能把这样的气势读出来吗?
g)如此出色的军舰队都是郑成功训练出来的,你来夸夸郑成功!(出色的军事才能)12
h)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i)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郑军勇猛善战,敌方狼狈不堪)朗读体会。
j)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反面衬托出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k)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想象一下他们是如何慰劳、欢庆的。
l)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m)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a)正当台湾同胞们为赶走荷兰侵略者高兴的时候,不禁又犯了愁,你知道他们在愁什么吗?(生活贫苦,孩子们没书读)
b)郑成功早就想到了,他又决心帮助台湾同胞建设台湾,他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c)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板书。
四、小结
a)完成板书,小结。
b)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延伸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象郑成功一样的民族英雄,可后请查阅相关历史故事,下一节课准备口头介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感情。跟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师在朗读指导上明显地到位了。如:能用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吗?再如:我们一起来读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教师没有在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揣摩,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件事不是很熟悉,对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所以给人留下纸上谈兵的感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教学尝试。

第三次尝试:
一、启情激疑,读中置境
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
*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2、“收复”这个词的意思是?(请学生做个动作表示)
3、在当时,收复台湾是件简单的事吗?(师生辩解)
*简笔画台湾的地理位置
4、过渡:的确不易呀!可郑成功是怎么说的?
(学生自由阅读)
二、设疑铺展,读中悟境
1、课件出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你们理解这两句话吗?(学生交流,体会其爱国情感及收复台湾的决心。)
3、“横行霸道”在文中指?(学生联系上文、课外知识回答)
4、指导朗读。
5、说则容易,做则难呀!为了对抗强大的侵略者,郑成功在厦门……(引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6、工夫不负有心人,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学生自由阅读第四自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84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