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第二课时】螳螂捕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说说“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螳螂捕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二、            抓关键词,复述故事(目的:分散复述的重点)1、听写四组词语a、蝉 悠闲 自由自在    b、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c、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d、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2、请联系这四组词语,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要求:边听边记3、记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按这四组词语和挂图(出示)复述故事。(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创造,尽量做到具体、生动)4、指名复述故事。评价5、故事中有哪几个主人公?9板书:蝉 螳螂 黄雀 少年)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过渡:这就是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想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三、            自主阅读,体悟道理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直接说明的一句话。2、交流。(1)    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2)    指名读。(评价、试读)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疑问吗?(它们三个“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是什么呢?……)(3)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家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独立阅读,从文中找答案;分组讨论,解决问题……)(4)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5)    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出示表格,检查学习效果。你会填吗?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12

(6)、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么想的呢?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3、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明白了什么?从中可看出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练读这句话)过渡: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四、结合质疑,体悟少年的智慧1、重点讨论:那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悟到少年是智劝)2小结:如果说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可见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内容,随机点拨:哪些词语能体现出他冒死巧谏的智谋和决心?练读)五、            练读对话,练习表演(目的:深化理解课文,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a)      课文以简练的语句写出了少年冒着极大的风险劝说吴王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表演出来的话,你们觉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1.      熟读对话,读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语气,最好能记住。2.      根据语言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3.      加进旁白。(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加进这样的想象:花园里此时是怎样的的一番景象呢?形成表演前的旁白)b)      学生分别逐项准备,逐项汇报。1.      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评价。2.      自由选择同伴合作练习表演,体会人物的神情、动作。教师巡视指导。3.      指名口述旁白,评议、补充。c)      哪两位敢于上台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价。六、            总结课文,课堂练习1、总结课文:这篇寓言故事中的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学了课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你身上有过这样的教训吗?2、这则寓言故事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a、    借助故事说明道理:这是寓言的一般表达方式)(b、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3、课堂练习,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出示句子,指名读:a、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b、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造句,师生评议。七、            布置作业1、造句恍然大悟……自由自在……2、填空学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认识了(             )的吴王,(           )的少年,懂得了(                    )的道理。3、学习课文的写法,编一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       23 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65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