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_最大的麦穗 教案2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4     最大的麦穗
执教者:丹阳市界牌中心校 梅娟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有句古诗这样说道“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麦地里摘麦穗。我们先来听听他提出的要求。
2、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你认为这个老师读得怎么样?(评读结合,体会语气)(语气严肃的、严厉的)
苏格拉底要求是什么?
生: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不能走回头路。
师:遵照老师的要求,弟子们是怎样去摘最大的麦穗的?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课文2-6自然段。
二、学习探究。
1、出示要求:自主阅读课文,用“——”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用“~~ ”划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边读边思考,从中体会出什么,及时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
多媒体显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2、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1)“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拿不定主义,不能当机立断。
(2)“……弟子们埋头向前走。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看出弟子们摘麦穗时非常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目光狭窄。这样是找不到最大的麦穗的
(3)“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3、弟子们这么做,结果怎样?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幸子)
“你们已经到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苏格拉底苍老如同洪钟的声音中你体会大了什么?(投影)(对弟子的表现惋惜、对弟子的方法不满意)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两手空空”说明了什么“如梦初醒”的意思是?弟子们此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1)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2)没有当机立断,错失良机;我很后悔,当时为何不……(3)我心里很失落……(4)心里很难受……(4)心中感到懊悔,明明已经摘到手了,干吗又扔掉……
如果你就是这块麦地中的一株小麦,你会怎么嘲笑这群弟子?
4、老师小结: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回头路。面对后悔莫及的弟子,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投影)123
三、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1、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2、认真读一读每一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呢?
3、讨论交流:
(1)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2)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3)虽然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但是眼前的一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
4、苏格拉底真的只是在讲摘麦穗吗?他是用摘一棵最大的麦穗让弟子明白一个道理,他可真是用心良苦,循循善诱啊!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你认为“说”字前可加上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话。
5、老师:苏格拉底是用麦地在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机会,在给弟子们讲说人生的道理,你能否用上这些词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呢?自己先说说。
出示:“这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生1:人生肯定有许多机会,但我们未必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好好地拿在手中,抓住机会。
生2:我想成为一名教师。但我未必能成为一名最好的教师,即使我从现在开始努力也未必能成功的,因此要抓住每一次机会,上好每一堂课。
生3:我想考上清华大学,但我未必成考进这个学校,即使我从现在努力也未必能成功。但我会把握自己的机会。
生:我想成为服装设计师。生:我想成为律师……
6、老师:两手空空的弟子,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心中感慨万千,谁能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这两组关联词来说说这时弟子们的心中感受。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老师的话中受到了教育。
生: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
生: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生: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
四、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弟子们不仅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且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1、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2、请大家认真读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生:我认为,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123
生: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懂得: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重现实。比如,我的追求是考上北大,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就先去上南大,以后我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
4、关于机会,古今中外的伟人送给我们许多名言警句,我们一起来读读。(投影名言警句)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5、感悟人生:学习了这篇课文,聆听了苏格拉底的教诲,诵读了伟人的名言警句,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和收获,让我们用一两句话将自己的感想、体会概括出来,并写在你的资料卡片上,作为自己的名言送给自己或那些需要你提醒的人。
6、书写名言,交流感悟。
生:人生有许多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生: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
生:人的一生只有一次。
生:人的一生是不断前进的,我们的人生有许许多多的机会,不要让机会白白地浪费掉。
生:把握每一次机会,不让人生白白地浪费。
生: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生:“只许进,不许退”!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7、老师总结:
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在麦地;不用课本,用麦穗;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悟出一个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节课,我们走进“最大的麦穗”收获了一株颗粒饱满的麦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株最大的麦穗。这就是:抓住机会,把握当前。希望你们能紧紧抓住,铭记在心,落实于行。
板书:抓住机会,把握当前。
六、巩固作业,升华理解。
1、造句。
2、摘抄名言。
3、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3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