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游天游峰认识了一位扫路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练习感情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交流。
    ▲“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的勤劳,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俭。
    (2)指导朗读。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
    (2)抓住“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老人有精神。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抓住“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体会老人很勤劳,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任。
    (2)抓住“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体会老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3)抓住“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体会老人的豁达、乐观。
    (4)指导朗读。
    小结:是呀,这位老人把工作看作是一种锻炼,一种责任,一种享受。这就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这么高的天游峰一天要扫两次,应该是很累的。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
    (2)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很累。
(相机出示图片)游客们登山都很累,那老人一级一级扫上扫下肯定更累。谁来读一读,把这种“累”表现出来?
    过渡:面对如此辛苦的工作,老人却说不累,可见老人的确非常豁达、乐观。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抓住“我能舍得走吗?”这句话体会老人对天游峰的深情。指导朗读。
    (2)小结: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清爽的空气和与他作伴_自勺花鸟。在我们看来,老人的生活其实是很清苦的,但老人却以苦为乐,舍不得离开。这也是一种豁达、开朗。123
    ▲“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
    (1)“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抓住这句话体会老人的自信和豁达。
    (2)学生交流老人自信、豁达的原因。(①锻炼;②环境好;③心情好、自信、乐观)
    小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有了这些前提,我们相信老人肯定能长寿。老人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他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这更是一种自信、豁达。
    同学们,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一个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你们说,这样的人他普通吗?对呀,他看似普通,实际上却不普通。他那种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紧扣课文,让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这儿的交流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就必须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透彻地学习,充分地讨论。
    三、创设情境,利用文本
    过渡:是的,大家都很敬佩老人,但有人还是不理解老人。
事情是这样的:游览区的领导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想让老人退休回家。你说老人能同意吗?那么,如果你是老人,你准备怎么说服领导呢?现在我就是旅游区的主任,你怎么说服我呢?
    1.学生准备,要求表达时要注意条理性。
  2.学生说服,教师随机进行反说服。
    生:吴主任,您好!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很硬朗。您看,天游峰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每天扫下来,一点也不觉得累。我能胜任这个工作。
    师:大爷,我看得出您身体很好,可您毕竟七十多岁了,万一有个闪失,我们可担当不起呀!
    生:吴主任,您别担心我的身体,我每天在天游峰,扫上扫下,就是在锻炼身体。再说,我这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呀!雷锋同志说:“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所以,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师:大爷,您说得有道理。
我能要求您注意身体,却不能要求您不为人民服务,我再考虑考虑吧。
  生:吴主任,天游峰的环境好,我在这里工作,每天锻炼锻炼,看看山水,这不仅能为人民服务,还能延年益寿呢!
  生:吴主任,我在这儿工作了一辈子,天游峰就像我的老朋友,您说我能舍得离开这位老朋友吗?
    师:说得太好了。既然如此;我就破例让您留下来了。
    {设计意图: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深入文本,也要利用文本。依托文本,练习口语交际,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主任”的反说服,起到了培养学生应对能力的作用。]
    四、书写名言。超越文本
    1.引导学生将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提炼成一句话写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名字。123
  2.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人的一生要充满笑声和快乐,这才是完美的一生。
  (2)大自然是心灵的老师,没有大自然,就没有生命存在。
  (3)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精神。
    (4)人要相信自己,坚定的信心会使一个平凡的人变成名人。
  (5)生命在于运动。
  『设计意图:“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随着思考的步步深入,学生的体会更深了。把感受提炼成名言,不仅使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深入,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五、拓展想象,延续文本
  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老人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学习文中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续写30年后相见的情景。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延伸文本,引导学生想象、续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文本得到了延续,实现了对文本的另一种超越。]
    (本文为获奖作品。)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3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