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_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课时)
郦尧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2、理解扫路老人工作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3、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了解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是一个乐观开朗、豁达自信、自强不息的人。
4、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武夷山景色迷人,风光独特,可作者却无意于此。让他难以忘怀的是一位普通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位扫路人每天要扫多少石梯呢?(指名答)
2、这样的工作对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累不累?(累)可老人却说: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齐读)
提问:老人是在吹牛吗?说的是假话吗?那到底是累还是不累呢?
(引导:说“累”的同学有理由吗?老人说“不累”有理由吗?那到底是累还是不累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开一个小小辩论会,好不好?
二、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学生板书关键词,适时穿插朗读训练)
1、要想辩赢对方,我们应从几方面入手呢?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
出示:小小辩论会
辩论主题:扫路老人的工作累还是不累。
辩论方法:1、比理由。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说说你的理由。材料越具体越好,理由越充分越好。
          2、比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
2、赞成“累”的同学请站起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找一个和你一样观点的同学坐在一起学习讨论,待会儿辩论时一个朗读,一个说理由,明白了吗?(学生自找合作伙伴,学习讨论)
3、老师还想请四个同学做评委,给两方打分,评出优胜方和最佳辩手。谁自告奋勇来当评委?请评委入座,希望评委认真听双方的发言,作出公正的评价,你们可以做到吗?请评委代表发言,表表你们的决心,谁来?(谢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看我们的吧。)
4、辩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开始之前老师对你们有一个提醒:别人发言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跟你是一样的观点,你可以进行补充;如果跟你是相反的观点,你要抓住对方的话进行反驳,甚至向对方提问。好,辩论会开始。(我们把赞成“累”的一方称为正方,把赞成“不累”的一方称为反方,哪一方先来?)


正方:(累)你觉得这句话中能证明是“累”的最关键的词是什么?请写在黑板上。
①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死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a、这句话说明天游峰很险,每天在这样的险峰上来回扫一千八百多级石梯,危险性很大,稍一疏忽就会有生命危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当然是很辛苦劳累的。从工作“难度”上来证明扫路老人的工作是累的。
b、作者是一个年轻人,他爬上峰顶,心里都很得意,这说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呢,而且他还要扫那么多的石梯,这说明老人是很累的。
②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山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123
a、从“顶天立地”这个词可以看出天游峰山势险峻,而且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从“工作量大”这个角度说明他的工作是累的。
b、“层层叠叠”这个词说明石梯很多,所以说是累的。
c、游客们仅仅是观光,他们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更不要说是老人了,他不光是上山、下山,他还要扫这么多的石梯,工作一定是很累的。
d、作者看着险峻的天游峰,望着像银丝一样从空中抛下来的九百多级石梯,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从作者的心理也能看出老人的工作是累的。
③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从“精瘦”这个词可以看出老人的身体并不是很硬朗,而是比较单薄瘦弱,这样的老人每天扫这么多的石梯,当然是累的。)

反方:(不累)
①“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a、老人不是一下子扫一千八百多级石梯,而是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是间断的,不是连贯的,所以并不累。
b、老人一边劳动,一边欣赏美景,心里愉快,所以不累。
c、老人扫干净了路,他觉得山水变得更美了,老人心里高兴、快乐,所以不觉得累。
d、老人说话时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他说话的神情更能说明他不累。
②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a、老人面色黝黑,说明老人长年坚持劳动,皮肤都晒黑了,他已经习惯这样的工作了。
b、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这说明他的身体很硬朗,强健,扫石梯对他来说无所谓,所以说不累。
③老人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a、他说话时很悠然,说明他不觉得累。
b、老人到了退休年龄,还坚持工作,说明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这份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觉得累的。
c、老人要是觉得累,他完全可以不做,因为他已到了退休年龄了;可他舍不得离开,说明他不觉得累。
④“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这说明老人是个很开朗的人,对生活充满了自信,自信的人是快乐的人,是不会觉得累的。)
⑤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我觉得老人是不累的,可以从他“颇有节奏”的扫地声中看出来。要是累的话,他扫地的声音不会这样有劲,有节奏。)
5、刚才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也很激烈,老师想请各方选一个代表做总结性发言,陈述一下你方的观点。
6、小结: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梯对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当然是很累的,但老人为什么不觉得累呢?(因为老人很乐观,很自信,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他觉得很快乐,所以“乐此不疲”。)
7、今天这个辩论会开得比较成功,双方都说得有道理。那究竟是哪一方表现得更好一些呢?下面请评委代表发言。
三、质疑,深华感情。
1、学到现在,你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吗?123
学生可能会问:
①作者为什么紧紧抓住老人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作者是被老人自信、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他认为老人能再活三十年。)
提问:你觉得老人真的能活到一百岁吗?为什么?
(老人心情好,能长寿;他长年劳动,坚持锻炼,身体棒;环境好,空气新鲜,能长寿)
我们都祝愿这位老人能活到一百岁!
②文章中说“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笑声应该很快就会消失的,作者为什么说笑声伴随我到住地呢?
(笑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刻在了我的心里,永远也忘不掉。)
提问:这笑声到了住地就没有了吗?你能把这句话改一改,改得比作者更高明些吗?
参考: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到永远。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2、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是不是普通人?(是)可他又不是一个普通人。你能用一句精炼的话写下你此时的感受吗?
四、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或段落。
2、阅读《挑山工》,谈谈你的感受。
3、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

累            (乐此不疲)              不累
一千八百多级                              扫一程,歇一程
石梯像银丝                                炯炯有神
天游峰顶天立地                            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石梯层层叠叠                              悠然地说,朗声大笑
游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颇有节奏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舍不得走
作者倒抽了一口气                           自信、豁达、开朗
精瘦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38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