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师:课件
课件: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你了解泸定桥吗?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泸定桥的资料。
二、明示目标
1、教师出示泸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2、今天我们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三、初始通读
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一人一小节,正音。
3、齐读。
4、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四、品味精读
(一)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3、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二)第二节
1、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2)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指名讲述故事。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什么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③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实践悟读
   试背诵课文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指名读课文前二节。
二、品读课文
(一)第三节
1、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2、本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突出今天的幸福生活。
3、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如何?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什么意思?12
(二)第四节。
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三、实践悟读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2、练习有感情朗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75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