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说明的道理_《矛与盾》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说教材】
《矛与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第25课的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课文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说话前后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可笑故事,讽刺那些说话不讲逻辑,顾此失彼,自相矛盾的人,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课文的语言为文言文,言简意赅,从反面给人以启迪,耐人寻味,是一篇工具性人文性很强的教材。
【说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指导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7个生字,初步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弄懂寓言内容,明白寓意。
【说教学方法】:        放手自学,适度点拨。
【说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读自解。
【说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讲《蜘蛛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法。
谈话板题后,结合课题,想开去,发散思维的同时,理清学法。理顺学习顺序,即通读→思读→讲读→悟读→会读→诵读。
二、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1、通读:
具体要求:利用拼音、工具书读正确,读顺口。
具体过程:独立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2、思读:
具体要求:利用书后的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句子大意,猜知故事内容。
具体过程:
①、独立默读2—3遍,第1—2遍读中思考,利用书后的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句子大意,猜知故事内容。第3遍读中批注,用不同的标记讲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分别标注出来。
②、小组互读,交流所得,并提出难理解的句子。
3、讲读:
具体要求: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教师有针对地适当点拨,理解句子意思,弄懂故事内容。
具体过程:
①、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重点句子。要求学生批到书上。
②、练习讲寓言故事。先自己讲,再指名讲。评议:讲得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③、动笔写一写(留一点适当的空白,备用)。
4、悟读:
具体要求:深入理解寓言,感悟其中的道理。
具体过程:
①、小组读文后,讨论: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
②、认真看课本插图,创设情景,讨论剧本(,小组表演。推荐表演,教师尽量参与。
        ③、随机采访,明白寓意。
④、小结并结合学生的谈话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5、会读:
具体要求:注意文言文的特点,正确断句,把握语气,感情朗读。
具体过程:自由练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同学评议。
6、诵读:
具体要求:熟读成诵。
具体过程:个人比赛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三、介绍资料,拓展延伸。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及著作,简单提及第二则寓言《郑人买履》,鼓励学生自学。
四、激情结语,自主作业。
1、将本文工整地抄写到积累本上。
2、将学习本文后的收获和体会工整地写到积累本上。
3、搜集你喜欢的成语故事或短小易懂的文言文工整地写到积累本上。12
【说板书设计】
古代寓言两则
矛与盾
                          ★                                
  矛— 无不陷 —→  ★顾此失彼、自相矛盾 ★   ←—莫能陷—盾
                          ★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6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