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矛与盾》_《矛与盾》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生词,并能在复述课文时正确使用生词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郑人前后不同心情。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情境、查找注释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寓言的趣,明白说话办事要实在的深刻道理。
4.学习以动画图片为线索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郑人前后不同心情。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情境、查找注释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寓言的趣,明白说话办事要实在的深刻道理。
3.学习以动画图片为线索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powerpoin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在这几年学习中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你能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吗?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谁能总结一下寓言的特点?(综合大家所说:板书:以有趣的故事,讽可笑的现象,揭深刻的道理)
审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寓言故事,要学《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矛与盾》,请同学们抬起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写(指导寓和矛的写法)。指图说明哪个是矛,哪个是盾?简单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师:你真会学习,联系注释理解课文。
二、学习《矛与盾》的课文内容
1、读:
师:《矛与盾》这则寓言是文言文,又是怎样以有趣的故事,讽可笑的现象,揭深刻的道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谁能快速浏览预习部分,找出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
出示幻灯片
  范读课文,指名评价。
  师:下面我们首先来读读课文,边看着大屏幕,边听老师读。
    小结:刚才胡老师读得怎么样?(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突出重音)
轻声跟师读一遍
  指名朗读,师:下面胡老师请四人合作读文,看看谁能超越老师好吗?
2、解
  要求如下:全文到底是什么意思?边读文,边看注释,自己独立思考想每句意思,再到小组内合作学习,遇到实在不能解决的地方,可在书上做好批注。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1) 师:学懂了哪句就汇报哪句,还可以介绍学习方法。
(2)那你们能跟着胡老师说说这个故事吗?可以用你们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书上的语言。
师生合作说故事,指导朗读。
(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3、悟
续写楚人会怎样?
面对众人嘲笑的离去,拿着矛和盾的楚人会?
生:想错了
师:错在哪,用四个字成语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师:那么他会如何改正错误,卖出矛和盾呢?
生: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师:谁能续写胡老师的板书?
相机评价:你真会独立思考,见解与众不同。
三、拓展说话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一个例子说说。
你们也能写寓言了, 以有趣的故事,讽可笑的现象,揭深刻的道理
2、动画配音,训练思维,积累运用语言。
  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个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下面进行一个"故事大王比赛"的活动。老师给大家看一个《矛与盾》的动画版,可惜没有声音,看谁讲得既生动有趣,又惟妙惟肖。
3、你们能跟着动画背课文吗?
看胡老师手式,跟着动画背课文。
四、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2
齐读板书。
  《矛与盾》这个故事通过写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的趣事,讽生活中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可笑之人,可笑之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看来寓言真能增长见识啊!希望大家在课后广泛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增长见识,学会更多做人的道理。
【板书】
古代寓言两则
矛与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               增长见识
  誉盾之坚莫能陷,               独立思考
  又誉矛利无不陷,               合作探究
  围者询问哑无言。
自相矛盾惹人笑,
说话办事要实在。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6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