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北师大版六下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分组读,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搜集范成大的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一)》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杂兴就是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相当于平常我们读到的诗歌中的:无题。只是诗人们有感而发,即兴记下。)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昼:白天。
    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供:参加。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123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农民一家辛勤劳动      田园生活的美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二)》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2、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引导学生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诗人用清新洗练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田园作了非常细致,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诗中的意象有:梅子,杏子,麦子,菜花,太阳,篱笆,蜻蜓,蛱蝶。而这些景物分别描上颜色,金黄,雪白,还有几个表现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的关键字:肥,稀,长,过,飞。色彩的搭配,状态的临摹,景物中的动静结合,跃然纸上的是田园的清新,宁静,安逸恬淡,一尘不染……
    前两句也只是朴实的描绘所见所闻,其味道有点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说只是一组熟悉景物的堆砌,但是内在的联系,使得整个意境,豁然眼前,这又让上想起一句:诗中有画。这在诗歌中叫“白描”手法。
    二、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123

作业设计
    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清新
田园的      静
                  安逸恬淡
                  一尘不染

课后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5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