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公开课教案】《一夜的工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第11册 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记叙了作家何其芳同志送稿给总理审阅,亲眼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总理的崇敬之情。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蒙胧、咨询、浏览”的意思,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有感情地读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借助资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学习作者叙述、描写、联想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教学难点:最后两段的激qing、理解、背诵。  
教学准备:  
1、周恩来总理的一张大的照片,课文插图。  
2、诗歌《你是这样的人》及有关介绍总理辛勤工作的资料。  
3、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课时:两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字字入眼,认真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谈话:  
同学们,认识今天到我们教室听课的老师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欢迎。  
问同学: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脸上露出微笑,这就是我们的真情实感。板书:真情实感 
生活中,我们就要真诚地与人交往;作文时,就要表达真情实感;阅读中,我们就要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一、交流引入课文:  
1、贴出总理照片: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你们认识他吗?  
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自己找的资料,概括介绍你对总理的了解。  
2、在五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请我们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读。板书:把心放进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小结:周总理是新中国第一位总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无论在经济领域还在外交领域,他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要介绍这位伟人,似乎很困难。我们学过的《温暖》、《周总理的睡衣》、《难忘的泼水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描写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揭题板书:一夜的工作)重点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板书:学习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题,适时点拨,带着你对课题的理解,读课题。  
2、关注文本前的预习:读“预习”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何其芳简介:(1912—1977)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当过老师,38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写下了许多讴歌解放区人民新生活的诗歌,到初中我们会学到他的诗歌。  
“预习”中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这篇课文我们学习的重、难点。  
3、集中注意力,初读课文,留意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测,听写:咨询、浏览、一碟、宫殿、隔壁、蒙胧  
学生自改并订正,比较睡眼蒙胧、月色朦胧、烟雨蒙蒙  1234
小结:读书时,注意力集中,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字字入眼,日积月累,养成习惯,作文时才能不写错别字。  
4、看课题,我们就知道课文写什么?  
作为六年级学生,我们光了解课文的内容还不够,还要关注课文的篇章结构。要学习作者构篇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是最好的方法。围绕问题“课文哪些段落写总理一夜的工作?”快速浏览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为什么这样分?  
适机引导,并板书:  
      (1)         (2)         (3)  
  送稿原因         亲身感受        敬仰总理  
5、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谁能不看书将意思复述。  
小结: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何其芳同志送稿审阅的原因。这种开门见山的方法是写作文常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激qing,紧扣词句,扩展资料,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课前发给学生阅读资料:《你是这样的人》  
预备铃响后,请学生给资料中的一处改错。提示:看看课题及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标点符号错了。 
一、激qing引入教学   
1、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热爱之情,写下了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听老师朗读。  
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诗。  
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2、补充总理去世,联合国下半旗致哀的故事,请学生读读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回答质疑的各国外交官的话。   
3、走进总理一夜的工作,把心放进课文中,自读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二、抓住重点部分教学,由点入面,循序渐进,教学到点。  
学生交流,适机点拨,鼓励学生真实表达。  
重点句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扣词1“极其简单”,试着给“极其”换个词——很、十分、特别、非常等,比较一下表达的效果。在读句子中比较。  
扣词2“宫殿” 什么人能住宫殿?宫殿里会有些什么陈设?联系从电视中看到的、书中读到的,丰富语言。  
可当这宫殿作为周总理的办公室时,室内的陈设——学生读句子。  
透过这个对比,我们从“极其简单”的背后看到了极其不简单的东西,那是什么?  
重点句2、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质疑:花生米增加了吗?你是怎么读懂的?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  
你从作者的叙述中还读到了什么?  
重点句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总理怎样审阅?读文中句子,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具体的方法。扣词——看、画、想、问  
接着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叙述中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式引领学生朗读,从逐层深入的读中,积累、体悟。 1234
延伸:总理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一份文件吗?  “一尺来高”到底是多高,演示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这是作者亲见的总理的一夜工作,而敬爱的周总理每一天都是这样工作的,补充介绍总理的一天,总理最后的历程。  
请你读读诗人何其芳的感受。  
你是用什么感情来读的?——崇敬、敬佩、感激、自豪、心疼等  
背诵指导:诗人在回家的路上,心潮澎湃,他纵向思维,将总理与历朝历代的对比,他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学生读,  
诗人在回家的路上,心潮澎湃,他横向思维,放眼世界,他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学生读,你想说什么?  
三、回归整体,总结方法。  
作者通过描写、叙述、联想抒情方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业:课外阅读:总理传记;听听三宝谱曲,刘欢演唱的歌《你是这样的人》。  

课后记:  
这篇课文是六年级教师点上的课文,上课的班级随意定,再加上课堂的少实践,我接受的是一次挑战,沉下心来,我思索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它是一种教学研究,展示给同年级的教师看的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有启发、有借鉴、甚至有争议,就是教研。教师们嚷嚷着要我上一节课,是因为评课而起,说的好听,不如做的实在,任务接受了,我思索,呈现一堂怎样的课呢?想想,平时我们的老师教学的局限很多,教学辅助设备简单,既没有多媒体,又没有录音机;教学资料匮乏,有的班整个班没有一位同学家有电脑,教师需要的就是看在和他们一样的教学条件下的课例。于是我决定上一堂常态语文课,没有多媒体,不用现成板书,就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体现“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理念,接受教师的检验。   
一、课前备教材,备学生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学生是陌生的,课前我也不准备去接触学生,真正检验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备课中,我以平时对六年级学生的了解为蓝本,经常从学生角度思考,发现学习的难点,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备教材,是重点。教材在学段、年段、单元教学中起一个什么作用,教师心中要明了,简言之就是首先明白教什么?《一夜的工作》是一篇通过叙述生活中的小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初读,内容朴实,细究,情的共鸣就是难点。在单元导读部分有提示,要求学生想想第二单元读写例话提出的“把心放到文章中,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教学的重点。怎样感受?就是教师备课中要思考的“怎样教”。  
备课就是把握“教什么”,然后站在学生角度想方设法“怎样教”的过程。  
这个过程,还需要教师的学科认识做基础,教育理念做保障,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小学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结合,顾此失彼的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都曾经发生过。我对工具性人文性的结合的理解是,语文课更重要的是营建语文的场,在感悟、积累、运用中习得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课中巧引导,层推进。  
“巧引导、层推进”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驾驭课堂的方法。“巧”的关键要体现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是教师展现自我,而是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就是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使课程资源变“窄”为“宽”,变“死”为“活”,引进相关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层推进”就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螺旋上升,循环递进的,教学要抓住课堂生成,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教学到点。   1234
《一夜的工作》故事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有一段距离,在“情”的激发上是个难点。我设计了课前的谈话:  
同学们,认识今天到我们教室听课的老师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欢迎。  
问同学: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脸上露出微笑,这就是我们的真情实感。板书:真情实感  
这个谈话,不仅使学生消除了上公开课的紧张,而且经历了一次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盼望着下一步的学习过程。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景中开课,我在黑板上贴出周总理的画像,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这是谁?结合学过的课文或查找的资料,概括介绍你对周总理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深情朗读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用此营建一个崇敬、感动的场,激起学生真挚的情感,入情入境学习《一夜的工作》。  
“把心放到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是个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学生交流对文本重点句段的体会时,顺学而导:如学生从“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请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一句中体会到总理的简朴时,我质疑:花生米增加了吗?为什么?在学生通过“好像”一词的删加,朗读句子并联系上文,读懂句子,体会句子深层含义。再如学生交流描写总理办公室陈设的一句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我扣住“宫殿”,让学生畅谈宫殿可能的摆设,再与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对比,给“极其”换词体会到“极其简单”背后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品质、为人、精神。  
文中有一段话描写总理审阅文件的细节: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如何递进教学?首先设问:总理怎样审阅?学生朗读文中句子,我要求学生扣关键词板书——看、画、想、问,理解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再次设问:总理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一份文件吗?学生找到文本中有联系的细节交流,我贴出课文插图,设计了一个递进式对话朗读,插入了总理的一天的课外资料,在学生深深感动中诵读最后两段,体会敬佩、感激、自豪、心疼、崇敬,个性朗读。作者通过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情动辞发,课堂体现了一个“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使教学到点,课外可以布置扩展阅读作业。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0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