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视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姥爷、绞刑。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伟大的革命者的形象。
三、教学准备
《十六年前回忆》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的作者是谁,回忆地谁
根据课前批阅《学海拾贝》的情况学习交流生字
自己读,找同学读,齐读。同时纠正学生读错的读音。
强调几个难写的生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易错的生字。
2、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试着让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3、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伟大的形象
通过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请同学们找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视死如归,沉着冷静的革命者。
那些句子或段落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没有强调让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来说,结果说得很混乱
(1)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引导学生来读这段话:这段话应该读出父亲的坚决,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体会着读,再找学生来读,让学生理解那些词语能够体现父亲态度的坚决,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父亲却坚决留在北京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体会李大钊在面对敌人时的沉着冷静。通过引导学生看看与父亲的沉着冷静相比敌人表现是怎样的?让学生找描写敌人言行的句子和段落。
面对像魔鬼一样的敌人父亲是那样的沉着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父亲仍旧穿着她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李大钊已经受过苦行,同时出示课件资料进一步体会敌人的残忍。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引导学生明白李大钊的坚贞不屈。
面对敌人的苦刑父亲仍那样的坚贞不屈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再次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感受李大钊光辉的革命者的形象。
4、感受失去亲人全家的悲痛
没有老师的范读环节,没有学生自读环节,结果学生没有进入文本
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全家人的悲痛。
先让一个学生读,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自己读。
5、李大钊的被害也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引导学生读李大钊烈士墓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12
6、拓展延伸: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我们也将永远缅怀他们,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9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