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及反思]顶碗少年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及文章的主旨。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少年两次失误后的表现有何不同,反映了少年怎样的心情?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学习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课文提供的具体语境来为人物设计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美国费城的小男孩。这位体弱多病的男孩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故事感人,又发人深省,让我们获益非浅。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男孩。不过 ,他不是外国小孩,而是一位英俊的中国少年。
明确要求:认真倾听,听完故事后,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备注:对课文内容作一些处理,选择文中主要情节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概括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要求: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说明:不让学生接触文本,采用听故事这种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上。为概括打基础。
三、引入新课,介绍作者
故事中的这位英俊少年是散文《顶碗少年》中的主人公,作者是赵丽宏。赵丽宏,上海市崇明人,是我们的同乡。
板书:顶碗少年
赵丽宏
四、沉浸文本,理解课文
1、思考:结合课文内容,请谈谈你对这位少年的印象。
  ①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有关内容,并简记自己的观点。
  ②朗读感悟,交流。
说明:引导学生抓住少年三次表演的动作、神态进行分析
2、训练:根据上下文,揣摩少年在两次失败以及在老者的鼓励后,可能会产生的心理活动
①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少年的心理活动,任选一处形成文字
②组织交流活动
  3、小结:探究少年成功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老者的鼓励
②主观原因:自身的努力
五、拓展思维,提升感悟
1、本文主要写了顶碗少年,为何文中多处提到观众的反映?
2、读完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迪? 
六:作业:(2、3选做)
1、抄写词语:优雅 惊羡 颓废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2、选择以上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第五段中有一处省略号,请试着补出其省略的内容

课后感想:
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这个环节我在上节课的处理上是有欠缺的。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字、词、句去分析。在下午的课上,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学生对少年高超的顶碗技术啧啧称奇,对他面对失误镇定从容的风采赞赏有加,特别是对于他面对两次失误依然坚持,最终获得成功的勇气欣羡不已。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注意到了文中的两个词,“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句中的“急忙”,“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句中的“轻轻”,这两个词是我在备课时没注意到的,上午的课,有学生提到后一句,但我没引导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去思考。下午的课上,巧在学生也提到了后一句,我就引导他联系前一句,学生马上体会到了少年的聪明。因为这一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正是少年成功的原因,也许正是老者对少年传授的经验。这个问题的思考,带出了另一个话题。老者到底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话。这一处的答案就丰富多了,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可以从调节少年的心态上去考虑,可以从鼓励少年的角度去思考,更可以从老者传授经验上去考虑……这时我又引导他们把冗长的想法压缩成一句话,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却更浓了。
虽然这个教材我去年上过,但是今年上下来还是有新的收获,所以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8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