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实录特等奖】匆匆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执教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课文内容见附件)
  【课前谈话部分】:(说明:本课的课前谈话部分为大会很多评委,教师所欣赏,故特附带)
  师:孩子们,课前十分钟,咱们要互相认识一下,要谈话。说到谈话,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对话游戏,就是请大家造句,很多小朋友一年级就会了,请大家用“不一样”三个字造句。
  生:这里的学习环境和平时的不一样。
  生:现在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
  师:好的,你感到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了。不一样,说说我吧
  生:您──
  师:说到“您”,这是个懂礼貌的孩子,给他掌声。(学生鼓掌)
  生:我觉得您的穿着与其他老师的穿着不一样。
  师:我是按照要求这么穿的(笑声)谢谢,你非常敏锐的观察到了我的不一样。
  师:再请你,你直勾勾的盯着我,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这里的环境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
  师:特别是这位老师──,请接下去说我。
  生:这位老师比我们的老师要慈祥些。
  师:哇,不错,谢谢你给予我这么好的评价。
  生:老师,你不一样,你特别帅。
  生:我会不一样的乐器。会钢琴,还会葫芦丝。
  师:一生下来就会吗?
  生:不是,是音乐课学习的。
  师:是呀,过去不会,现在会。真不一样,掌声鼓励。今天这节课呀,你觉得他说得好,就自发掌声鼓励,好吗?
  师:下一个同学要开始回答了,同学们用心地去听,还有哪些不一样?说说你的班上的死党,是谁?
  生:小猴。
  师:小猴同学,请你不要潜伏了(笑声)。请你站起来。(小猴同学站起)
  生:他特别搞笑,有的时候感觉自己不一样,像个伟人。
  师:小猴同学,你也说说她的不一样。
  生:她有时候善良
  师:请坐,会听吗?(学生自发鼓掌)
  师:都说同桌是冤家,说说你的同桌。
  生:我的同桌有时候很烦。
  师:(问同桌)前面来个表扬,后面来个小小的批评,你承受得住吗?
  生:我承受不住。
  师:我来给你撑撑腰鼓鼓劲。来,你也来说说不一样的同桌。你承受得住吗?
  生:承受得住。
  师:你还能承受得住,你的承受感都比咱们强。(全场笑)
  生:我的同桌不一样,他可爱唠叨了。
  师:你有一个多好的同桌呀,是劳动委员吧?
  生:不是,他从小爱唠叨。
  师:长大后一定是个好妈妈,大家会听吗?(学生自发鼓掌)
  师:你的难度增加,说说过去的你,现在的你,将来的你,这三个阶段会有什么不一样,会说吗?
  生:我以前是小孩子,总被大哥哥大姐姐欺负,现在我长大了,也变成大哥哥了。
  师:你也想欺负别人了?
  生:不,我现在长大了,我特别想保护那些小同学。
  师:为她的善良鼓掌,好样的。(生鼓掌)
  生:我以前很不懂事,家长都宠着我,然后来到学校,我就认为别人也应宠着我。我在学校就很霸道,我经常欺负同桌,但他很包容我,很大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绅士风度,我现在不会欺负他了,我要像大姐姐一样爱护他。
  师:(对同桌)你一定有话要说。
  生:我谢谢她,至少他以后不会欺负我。
  师:好,孩子们,今天就说到这。所有的不一样都是因为时间在悄悄的流逝,咱们今天学的课文也跟往常不一样。好,上课。12345
  【课堂教学部分】
  一、解题导入
  师:(板书课题)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叫《匆匆》,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匆匆呢?
  生:讲的是时间在匆匆流逝。
  师:你说得真好,小时候你们就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哪一个作者能够把它定格在文字中?
  生齐说:朱自清
  师:关于他,能简单的说一句话?
  生用简短的话说朱自清的简介。(略去)
  师:来,请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咱们今天学习的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二、从文体特征入手,整体把握
  师: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了,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与共同的思考(板书:散文,对话,思考),那么,既然是作者对话,就让我们先来倾听吧(板书:倾听),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注意听要求,大家拿起笔,一边听一边做记号,在凡是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谁最善于倾听。(播放朗诵音频)
  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我们六年一班的孩子真善于倾听,每个孩子几乎在课本上做满了记号,交流一下。
  生:我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燕子去了……”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
  师:还有哪些地方?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一段话话都可以。
  生:“吃饭的时候……过去。”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体会到。(生读第二自然段。)
  生:我从问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里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中感受到。
  师:你从问句里可以感受出来,你关注了细节,了不起!
  生:“我掩着面叹息,但是……闪过了。”
  师:还有谁要读?
  生:我想读第三自然段。(生读第三段)
  师:还有哪些同学能从别的段落里感受出来?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
  师:共有五个自然段,段段有感觉。还从哪些字和词感受出来?
  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里的“头涔涔”和“泪潸潸”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新遇到的词就能让你有感受,厉害。
  生:我想说的第一自然段三个“再”,能看出大自然万物的死而复生。
  师:抓住细节处啦,也抓住关键处了。不过建议你把“死而复生”改成“失而复得”好不好?掌声鼓励,真不简单。
  生:我想说第三自然段的“跨过、飞去”等词语,可以看出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以感觉出作者对时间的无奈。  
  生:我想说第一自然段的“逃去如飞”这个词可以看出时间流逝的飞快。
  师:好孩子。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善于倾听,能听出这么多道道来。老师发现你们听出了散文的特点。能够让你有感受的地方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时间匆匆而过,瞧,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大家听出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鼓掌)12345
  三、静心涵咏,切己体察,品味感悟
  (一)范例引路,多元品读第一段
  师:倾听之后,我请大家跟着作者一起思考,请大家沉下心来默读课文,特别关注刚才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思考,争取读懂一到两处,如果有疑问,也可以整理出来一起交流。这个环节老师给大家三到五分钟,要求大家不装样子,真读。可以拿起笔快速写下一些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
  师:好孩子,抬起头,整整五分钟匆匆而过,当你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相信你就能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能和作者对话了。我们先以第一段为例,看看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看出作者很羡慕这些能失而复得的花草,它们的时光可以重新再来,而作者心中有无数的问号,为什么自己的时间匆匆而过?
  师:是啊,在羡慕之余有无限感慨。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读出来吗?孩子们注意,如果他能读出这种感受就给他掌声。
  生读第一自然段。(自发鼓掌)
  师:就这段,还有谁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
  生:世间万物都能重新来过,但是时间不可以,作者让我们好好珍惜时间。
  生:“一去不复返”这个词我能看出时间不能回来了。
  师:这个孩子了不起,他不但读出了味道,而且还为我们提示了一种读书方法,抓关键词来感受。请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为我们读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还有很多孩子想说,但是时间有限,这样吧,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第一段,各读各的,读出各自的理解。
  学生自由读文。
  (二)辐射全文,放手自学自悟自品
  师:好孩子,真会读书,当你用心倾听了作者的对话,和作者一起思考后,你突然发现,作者在和你对话了,你能听懂作者要说的话了,这就是一种品读散文的方法,咱们就来品一品这篇《匆匆》。再给你一分钟,每个人找准一个点先试着品一品,一分钟以后咱们再交流。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想品哪段就说那段。
  生:我要品的是第二自然段,我想先读再谈感受。
  生读:我不知道他给了我多少日子……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这个比喻很夸张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怅。
  师:你姓周,我应该叫你周老师,因为你把我要说的全说啦。周老师,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滴水有什么特点?
  生:很渺小。
  师:可在作者看来,这一滴水大得让他害怕,让他心痛,周老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八千多日子……”
  师: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多年?所以这滴水非常大。可是尽管再大,也只能怎么滴呢?请读出相关部分。
  生: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不管是谁,感受到时间这样流逝,都会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热泪直流,请为我们读读作者的描写。
  生: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品得好,请连起来,为我们再读读,让我们也感受一下!
  生:读句。
  师:这句话也是课后的第二道题要我们重点感受的。就这句话,谁还有别的感受,也为我们读读。这一回我们换个方法来读。请一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读读,其他孩子听听,看看能否听出来文字中蕴含的情感,看看谁是他的知音。12345
  生:读“在默默里……泪潸潸。”
  师:他是善读者,你们是善听者,谁是他的知音。
  生:我听出了一种彷徨。
  生:我听出了一种忧伤。
  生:我听出一种矛盾。
  师:你的知音真不少啊。所有愿意做小赵知音的孩子都请起立。小赵来领读,其他知音们一起跟着读。
  学生站起来读
  师:掌声谢谢自己吧。特别感谢赵老师,孩子们请坐。再最后品一处吧。
  生:我想说说第三自然段“洗手的时候……过去。”
  师: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就是个例子。文中例举的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还有么?
  生:吃饭,睡觉,发呆……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说几处。
  生:做作业发呆时,时间过去。
  生:玩游戏时,时间过去。
  生:就像这节课一样,投入学习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
  师:这个时间用得值!
  生:在我们看书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
  师:看书可不是浪费时间。让我们再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时间可不是这样的过去,过去,相反,是逃去如飞的,找几个词来说说。
  生:跨过。
  生:闪过。
  生:伶伶俐俐。
  师:是啊,用词多么准确,多么形象啊。孩子们,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好好读读这段话吧,特别关注那些给你留下感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文。
  (三)延伸拓展,引发思考
  师:一篇文章永远不是一节课能品得完的,当你走到人生不同阶段,同一篇文章会留给你不同的感受,对话也好,倾听也好,思考也罢,你觉得读得越是深入,品读文章的落脚点应该在哪?
  生:应该是思考
  师:提出你的思考和疑问。
  生:为什么要徘徊呢?
  生:作者为什么说他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间又赤裸裸回去呢?
  生: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师:这个问题贯穿始终,这是大家第二节课思考的内容。
  师:在第二节课前还请大家准备以下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2、搜集珍惜时间的诗文、名言警句。3、按照课文后的第3题要求写几句话。孩子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教师感言:
  有人说这堂课上得很实,甚至有些平。的确如此,单看实录和设计,你似乎不能感受到一丁点儿教师的光彩,不能领略到些许设计的巧妙之处。但是我却对这“实”和“平”抱着满心的欢喜,实中见效,平中出奇。
  相信大家在师生课堂对话的言语中能分明地感受到孩子智慧的火花,发现孩子的思维是火热积极的,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关键之所在。其实,这样独特的体验也正迎合着《匆匆》作者朱自清先生努力营造的氛围。文章就是一段段看似平淡的文字,是类似吃饭,洗手,发呆,睡觉等生活的碎片的组合。但是,在这样如同从水面上滑过的文字背后是朱自清追寻时间无痕踪迹的情绪流动,是他在无限惋惜之余的自我解嘲,更是发出生命呐喊的前奏,其犀利之笔触妙不可言,言而不尽。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句都能牵动着读者的思绪飞逝,如一条流动的河,一首快节奏的曲,一串前赴后继的碎浪。无刻意雕琢,却有着音乐的律动之美,节奏的跳跃之美,诗人的情怀自然不受拘束地表现。文章正是作者在追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对未来的严肃思考,对生活的执著追求时发出的最强音。品读这样的文字,你不能急躁,需静下心来细细品,慢慢嚼。我的课堂设计就是给孩子创造咀嚼文字的最佳气场。12345
  这样朴实的课同时又具备3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返璞归真。我仅仅在作家简介和名家朗诵两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其他时间都留给师生共同品读文章所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本文的关键词、重点句也不用幻灯片出示,而是让学生在默读、自由读、有感情品读、听读的过程中自己动笔,动脑找出,品其用法,悟其蕴含的感情。这样的设计在当今的小学语文大型公开课上可谓大胆,不过其正体现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髓,是一种原生态,无干扰的纯阅读过程。孩子们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真读书过程才读出真味,品出真情。孩子在课堂上每一个读的活动都是用心参与的,学习活动频繁,思维紧张活跃,真正做到了用心会文,涵咏品味。
  其次是体现了还学,让学于学生的课改重要精神。本课设计中,我留出大量的时间给孩子读书、思考、倾听、批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回忆、口头表达,孩子学得格外充分,老师仅仅担当示范、引领的角色,没有侵占他们学习的时间。据统计,仅提供给孩子参与各种形式读书的时间就确保有十分钟,这十分钟是不受任何干扰,没有任何提示的自读自悟,切实保障他们能沉浸在文字中。
  第三是授之以渔,注重了学法迁移和运用。在师生共同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在潜移默化中传授品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倾听、思考、对话”三部曲,这是品读散文的3个“口”。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此法品读文章,随即又共同总结学法,形成认识后还能指导自己的读书实践,在品读中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下课后孩子能从课堂上带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能体会读文的快乐,能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能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有法可循。这一切,都是一堂语文课的价值所在,是留给孩子学习的“福音”。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6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