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等奖】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的故事,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之瑰宝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 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教学整合点      本课教学我主要借助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让教材内容直观化,达到资源共享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四季诗音,入情入境
      1、大屏幕播放水墨动画,欣赏四季风光
      教师叙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们善于用诗一般的语言去咏物,去抒情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画面,想一想,它们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
      2、学生交流
      3、诗人善于用文字表达所见所感,画家用丹青挥洒情致,那么音乐家呢?——(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画面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表达愿望,在开篇就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1234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揭题:今天就让我们和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一个动人的故事中去,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读到的《伯牙绝弦》
      2、自由读文了解这是一篇文言文,与平时所学课文不同
      3、学生独立自由学文
      (设计意图: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直观美观、动态地呈现给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文言文的特殊性设计了教师范读,朗读提示,文体介绍、故事人物四个版块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更便捷地读好文章,还可以利用电子课本中的热键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也可以对文言文独特的文体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4、 检查学习情况(词语、字意、朗读)
      三、析文品词,深入学文
      1、交流你读懂了哪一句的意思?(学生对文章句意初步理解)
      2、抓住重点语句:文章中哪几句具体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引出重点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让你们想起了怎样的山,又想起了怎样的水?请同学们点击“山光水色”浏览相关图片,丰富自己的想象
      2、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峨峨”“洋洋”简简单单两个字却写出了山与水的千姿百态,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也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3、感情朗读:
      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点击山与水视频欣赏)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景象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文言文用语简练,文中的“峨峨”“洋洋”二词分别形容了山的高大与水的宽广如果单一地按照注释来理解,就只能了解意思,而很难将其形与意很好地结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不仅安排了图片,还穿插了视频,将音乐,画面与文字相结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了铺垫)
      4、拓展想象,句式训练
      伯牙善鼓琴,而且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出哪些动人的情景呢?
      a)  学生打开拓展想象,根据画面配以音乐欣赏,用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当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
      b)  学生交流,点评
      c)小结: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中所想,我的好朋友必定知道,这是怎样的朋友啊?——引出“知音”1234
      (设计意图: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句式训练在这一环节我通过电教媒体提供给学生的词语及图片的内容为“杨柳依依”“波光粼粼”“风雨凄凄”“落叶纷纷”“流水潺潺”“炊烟袅袅”我将景、音、词、句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进行举式训练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相关的图片及音乐,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为学科服务的一大特色也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
      3、配乐朗读
      知音欢聚,一定是一幅非常融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共同感受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所以在学生了解文本情感后,我即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利用电教媒体,配以音乐、图片,入情入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促进了学生与文本、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深悟绝弦
      1、过渡:无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示句子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学生思考: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
      2、学生交流,
      3、在子期的墓前,伯牙曾经用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课件播放“追悼子期”)
      4、同学们,面对伯牙的痛苦与伤心,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5、小结:是啊,子期虽然死了,但我们都希望伯牙能够振作起来,将对知音的思念化作对音乐绵绵不尽的追求
      5、配乐自读
      1、打开配乐自读,可以选择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也可以根据节奏的提示,将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
      2、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已经对《伯牙绝弦》的故事有了更深的感受,因而再一次的朗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四、旁征博引,了解友情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从未因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光彩伯牙的破琴绝弦让我们看到了一份至真至诚的人间友情然而,珍惜友情并不一定要像伯牙一样黯然神伤,请同学们点击“旁征博引”浏览相关内容
      1、学生自由浏览以下版块:友谊故事、诗风词韵、名人名言、艺术赏析,丰富自己对友谊的认识
      2、学生交流1234
      3、屏幕出示表现友情的相关图片配以音乐缓缓播放
      4、教师总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关于友谊的故事真是很多很多,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朋友之间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
      希望我们都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真诚和友善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网络资源不仅能了解古今中外的友谊故事、描写友情的相关诗歌、赞美友情的名人名言以及关于友谊的艺术作品还能丰富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对待友谊学生在自主浏览了相关资源后,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的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1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