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等奖|《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力目标
     培养和作能力
   3、情感目标
     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知音难求。
   2、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要求学生不要发出声音,静静地看老师在黑板上所写出的题目(板书课题)知音故事我们曾经耳闻过。今天我们学习它的经典原文。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注意字词,又不懂得地方可通过查字典或问老师解决。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对其中学生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
  3、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本文时所应有的感情
  4、指明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
  三、分析课文
  1、疏通文意,理解字词。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绝:断绝。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洋洋:广大。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4、伯牙仅仅是不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复习知识
  二、深入课文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善”字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是什么意思?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体会?
  3、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俞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还会有什么样的景色?(鸟语花香。漫天白雪。秋风落叶)
  三、启发学生
  1、如果你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你会怎样?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你又会怎样?
  2、俞伯牙为什么独独把钟子期视为自己的知音?
  3、俞伯牙和钟子期仅仅是在音乐上是知音吗?此时的他们已经成为生活上的知音了,是对人生态度持相同意见的人。这种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
  4、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想一想为什么俞伯牙会“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伯牙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四、作业
  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并写下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1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