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25轮胎是多少寸]1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问:对于这两种动物,你喜欢谁?为什么?
(是啊!鹿通常是美丽善良的化身,而狼却凶恶残暴,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导题:但在凯巴伯森林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个鹿和狼的故事。(板书:鹿和狼的故事)
二、对比质疑,确定重点
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情况大不一样,那里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听了老师的讲解,现在你心里面最想知道什么呢?
(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罗斯福:增鹿   灭狼)
三、自读自悟,探究结果
1、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当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或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哪些地方不懂的,你就在那里写上批注,等一下我们一起来讨论。
3、下面,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四、张扬个性,深入评明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指导:(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
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
鹿毁灭了森林,你从那个语句读出来的?
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
a、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
b、指导朗读
2、过渡探究
     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指两个学生回答)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请再仔细读课文,找一找。还有,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汇报你的答案。
(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链;(3)生态平衡……
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
4、指导朗读(个别读,指导后个别比读,齐读)
5、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到底错在哪里?)
五、深究课文,拓展理解。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2、再用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12
(3、机动练习说话
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
 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六、作业布置:小练笔:读课文最后一段的体会
              《能力训练》1、2
板书设计:(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8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