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主要内容]《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三个词语的意思:瘦削、宽厚、嗫嚅
2、把握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3、体会“我”父亲和残疾青年的妹妹碧云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课文展现的是一群有着美好心灵的人们;
4、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根据朗读语气适当给予评价。(如:你的朗读让我感觉你对那匹马不以为然;你的朗读让我感觉你对那匹马充满了关切之情等)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把握主要内容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后充分做好这一课的预习工作,现在是检验你们这项工作完成的是否出色的时刻了。
1、出示三个句子,红色标明的“瘦削、宽厚、嗫嚅”三个词要求解释词语,鼓励学生结合语境,用直接解释、找近义词或反义词以及造句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2、总结铺垫:发现这三个词语都可以用来描写什么?(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某方面特点,如瘦削可以用来描写人的外貌特点、宽厚可以用来描写人物为人和性格方面的特点;嗫嚅则可以用来描写人物说话方面的特点)我们在刻画人物时,也应该用上准确恰当的词语,从言行、神态和心理等方面细节去描写;
3、板书人物:“我”  残疾青年 父亲 碧云(本文主要涉及到哪些人物?主要是人物是谁?(残疾青年和“我”)
4、指导学生根据主要人物的关系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幻灯片填空的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填空:本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读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指名填充完整后齐读主要内容
三、以人物为线索、品人物之形象
(一)体会三处“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用意
师:“我”和残疾青年之间的故事竟然和一匹想象中的马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也用“别饿坏了那匹马”作为课题。请在文中找出这句话,并思考这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出现的用意分别是什么?
1、学生默读并找句子
2、交流反馈,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从人物品质方面进行点拨引导,板书有关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语。
a17小节: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残疾青年实际上是想免去“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让“我”心安理得地在他那里看书。由此可以看出残疾青年有怎样的品质?(关心他人,善解人意)他一个残疾青年,摆书摊或许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但他却对“我”这样一个陌生的孩子提供免费读书的机会,这又说明什么呢?(不计较个人得失)
b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暗示妹妹不要拒绝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总结:这两处都是语言描写来品读人物
c22小节:“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出自我口中的那句话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也一直关心着马,其实我关心着马就是对谁的关心?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来向残疾青年表示怎样的一份感情?(感激,板书)总结:从描写方法看,这三处都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123
(二)体会“我”的感激之情
师:是啊,当我不听残疾青年的劝阻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门时,眼前的一切让我——恍然大悟(学生接)课文中哪一段写的是“真相大白”,请找出来。
a、重点学习24小节: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心理)
1、请大家再把句子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体会,体会残疾青年对我的关心。如“枯蔫焦黄”说明马草放了很久;“一堆”说明收的马草很多……这说明残疾青年对我的关心)
2、明白了真相,“我”的心情如何?(学生比较自然地会想到“震惊”,师作引导,那“震惊”的一瞬间,“我”都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残疾青年的感激。(这一段话可能需要教师来点拨,学生才能将来“感激”联系起来,学生比较会想到下面一段话:)
b、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神态)
当时的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什么呢?(引导问题:残疾青年用这种方式来让我安心看书,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保护我的自尊。是啊,残疾青年撒的这个谎言其实是个怎样的谎言啊?善意的、美丽的。噙满眼泪的我充满的是对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
(三)品读人物品质
师:“我”和残疾青年时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我们刚才从他们的言行、心理、神态的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和内心世界。其实课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的句子,集中反映了人物的美好品质,包括对“我”父亲和残疾青年的妹妹碧云的描写。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从不同细节描写人物的句子,在句子旁批注上关键词语。
1、生默读划句作批注
2、交流反馈(简单交流,只要能体会出人物品质即可,不深入交流)
   残疾青年:
    第6小节:“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阻止我父亲,“孩子看书又不是什么坏事。”(言行)
    第13小节: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联系第8小节的“愣”: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第21小节:“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第23小节:“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第26小节:“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言行)
 父亲:(善良、尊重他人、为他着想)
   第9小节:晚上,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车马草换钱。”(语言)123
碧云:善解人意
(四)总结升华
是啊,故事就是展示了这么一群拥有美好心灵的普通百姓,尤其是拥有美好心灵的残疾青年,他们的美好心灵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正如一首歌所唱:“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播放歌曲)
他们用彼此的美好心灵演绎着一段真情。(出示一段话)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像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的人生道路……
四、续写故事、学习应用
如果我们能用我们的真心来把这段真情继续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出示:
选择一题,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续写故事。注意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
1、写写残疾青年家的情景:我离开后, 残疾青年……(提示:可以把碧云也写进段落中)
2、写写“我”家的情景:我强忍着泪水回到家……(提示:可以把父亲也写进段落中)
3、写写“我”和残疾青年后来的故事,以及“我”在残疾青年的鼓励下,走向美好的未来。从那以后……
(课堂时间不允许的话,可以留作家庭作业)
五、结束语
    同学们,《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个相互关爱的故事,希望大家不仅要把感动带出课堂,更要把关于爱的思考带出课堂。
六、板书设计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父亲
          “我”     感激
          残疾青年   善良、宽厚、呵护、尊重
          碧云
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整体求略、局部求精”教学思路。“整体求略”主要体现在对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指导学生在文中作批注,反馈谈感受这些教案上;“局部求精”主要体现在对三处“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深入教学和对课文第24 小节的教学。本次执教,我觉得自己在重组教材和深入探究文本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抓住了关键的点进行了落实,以“个体”辐射到“群体”,并努力地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的心智。但是,我在教学三处“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处理得不够精炼,以至于浪费了一些宝贵的课堂时间,本来可以将它节约下来进行课堂练笔。同时,在文本解读上,我也不够深刻,只看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一层象征意义,更深的一层却没有看到,那就是这“马”也隐喻对知识充满渴望的 “我”。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5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