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比》教学诊断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4-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今天,在六(2)班看了曹艳丽老师上的《生活中的比》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有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下面说说我上完这堂课之后的体会,先说优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都能紧扣生活,能抓住《生活中的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数学缘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引导比的意义时,我用的是班中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直观明了,学生也容易理解。在练习中,我从五星红旗到奥运会,从人均的收入情况到父子之间的身高的比,都是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学起上来,兴趣高,也容易上手。
2、能注重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品德方面的灌输。在这堂课,有很多的题目,围绕着生活中开展,也在题目中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拓展题:1978年前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100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现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1978年前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到,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再如,通过2004年奥运会的金牌榜,让学生说出各奖牌的比,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现在不仅在在经济上,在体育上也是一个世界强国,综合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还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再说说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1、引导比的意义,导入新课相当生硬。课前的10分钟,几乎是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男女同学的倍数引入比,的确是很贴合实际,但欠缺了生动,学生是明白,但开始就没有了那种活跃和积极的气氛。直到现在,我都还在想,究竟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导入“比”,让学生理解“比”会更形象,更深刻。我很想用一个游戏的方式来导入,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又能很容易地理解“比”,但很可惜到现在都还没有想出来,所以,这堂课的重点之一,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这一方面,我觉得还是做得不够好的。
2、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次数过少。一堂课下来,学生讨论就那么一次,这是不够的,其实很多的题目上,都可以让学生去讨论,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可惜是由于时间把握不好的关系,没有让这方面很好地出现在这堂课里,这也是比较失当的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30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