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三年级】空间与图形(三)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4-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空  间  与  图  形(三)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过渡教材(北师大版)《总复习》第70、72面1、2、3题和练习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确定从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状。 2、根据所给的平面图形,使学生确定可能的立方体堆积的立体形状,得出搭成该平面图形所需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找出最小数量或最多数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空间感(立体感)。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1、空间感的建立; 2、根据立体图确定平面图; 3、根据平面图想像立体图,并得出立体图中正方体的数目。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想像立体图并得出立体图中正方体的数目。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过渡教材,虽然是复习内容,但由于教材不配套,这些复习的内容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当成新授课讲解。 在建筑工地上,砖块要堆积成堆,在仓库里,要把包装箱堆放在一起;在商场里要把商品堆在货架上……堆积起来的物体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一堆规则的物体堆放在一起,怎样很快地知道它的数量?一定数量的物体堆放起来,怎样使它占据最少的空间?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空间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而空间感的建立对以后的工程制图、工程设计等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重点说是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想像能力,为将来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利用立方体的堆积来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想像能力,使学生更容易学会。因为立体的六个面相等,几条棱长相等,比其它立体图形更简单方便。 教具准备: 1、立方体木块(30块),大方格纸。 2、学生每人准备10块正方体木块或塑料块或萝卜块、土豆块等都可以。 教学方法:实物操作,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准备的小正方体。 二、复习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公式。 三、学生阅读70页第1题。 先由学生用正方体木块堆成如下左图的形状,然后从正面、上面、侧面看,画出看到的平面图。演板,学习讨论发言,最后确定正确结果。

上图            (     )      (  √  )        (     ) 四、练习70页第2题。

五、学生看70页第3题。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是: 要搭成这样的立方体,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       个小正方体。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搭图,搭成了图形第一,从正面看符合图(1),从左面看符合图(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得到正确答案。至少需要5块,最多需要9块,如下面图所示。

 六、作业p72页1—4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9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