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4-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分一分。(课件出示实物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按形状把它们分一分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拖动分类)?
2、说一说。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根据已学图形的特征简要说一说)?
师:剩下的这些形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突出两个圆柱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2个圆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3个圆柱,它们都是直直的(点击,抽象出圆柱的平面图形),而且上下一样粗,象这样的圆柱就叫直圆柱。
师: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评析:通过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在分类中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举例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辨析,强化对圆柱体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二、自主探索,分析问题
1、独立思考,初步理解圆柱的特征。
①想一想。
师:观察这些圆柱,(点击出示研究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得出:圆柱有上下2个圆……
②摸一摸。
师:圆柱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还有其他的面吗?请你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总结: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
③说一说。
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柱平面图)?
师总结:圆柱上下2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合作探究,理解圆柱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圆柱,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导:它的2个底面怎样?圆柱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3、全班交流,掌握圆柱的特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代表你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1:用尺子量一量圆柱底面的直径,看是不是一样大。
生2:揭下2个底面,重合起来比,发现它们完全相同。生演示。
生3:揭下1个底面,贴到另一面,它们也完全相同。生演示。
生4:先沿一个底面画圆,再把圆柱倒过来,和另一个底面比一比,它们也完全相同。生演示。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验证出2个底面完全相同(板书)。
[评析: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学生发现圆柱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师: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相同点,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由什么决定?
生:它们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
师:和两个底面垂直的线段长度是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柱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在黑板的图上标明高)。
师:如果老师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你能找出一条高吗?圆柱有多少条高?你能给圆柱画一条高吗?(师生演示)
[评析:圆柱高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突破了以往只教学圆柱侧面高的教学定势,从内外两方面帮助学生认识高、画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12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猜测,初探圆柱的侧面积。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圆柱形茶叶盒外层的包装纸,我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面积,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生1:直尺不好量就用卷尺量。
生2:剪下来压成平面再算。
……
2、验证,理解圆柱的侧面积。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哪剪下来的包装纸是什么形状呢?老师给每个圆柱都裹上了一层包装纸,请你试着剪一剪,看有几种不同的剪法?都能剪出什么形状?各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生1: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包装纸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生2: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生3:……
师总结:我们沿圆柱的一条高把侧面剪开,压平,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板书)。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要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如果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高,又该怎样求它的侧面积?
[评析: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包、剪、比等手段化曲为直,帮助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积就是侧面包装纸的面积,再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发现问题的本质,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并指出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先由学生判断,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出示底面、侧面和高。(图略)
2、画出下面圆柱的高。
3、选择。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4、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只列算式不计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空间观念,构建生态课堂。
3、情感目标: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增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等。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8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