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_圆柱的体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圆柱体积演示器各一个。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体积)
2、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如果已经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
二、情境导入:
1、师:你能根据体积的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板书:圆柱的体积)
2、师:同学们想想看如何求出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呢?(将“ 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形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如果将 “圆柱体的水”, 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分别量出底和高,计算体积。)如果是一个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生认为可以将其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曹冲称象的方法,同样解决问题。)假若是学校大门两旁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
3、揭示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三、推导、论证:
1、设疑:如果老师直接把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告诉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回忆转化方法:我们一起先来回忆一下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媒体演示,板书:转化)
2、引发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
3、学生自学。
4、引导学生合作,并讨论以下问题:
想一想:
(1)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3)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4)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汇报交流:
(1)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变成近似的长方体的。
(2) 演示拼、凑的过程,同时(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3) 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①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表面积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②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③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④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柱= s h(完成板书)
6、回顾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实际应用
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1)理解题意,尝试练习。
(2)展示自己的解答方法12
(3)比较两种方法。说说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题目中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时,首先要统一单位;最后答案必须要用体积单位。 
2、反馈练习。完成试一试。
3、想一想:如果已经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四、目标检测
1、判断: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5米,它的体积是10×5=50平方厘米…………………………………………(  )
2、只列式,不计算。
 ① 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② 底面半径2厘米,高12厘米。
③底面直径8厘米,高15厘米。
④ 底面周长314毫米,高20毫米。
4、一个圆柱形玻璃鱼缸,里面装水,水面高35分米,鱼缸里放入一块石头后,水面升高到45分米,如果这个鱼缸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五、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04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