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说课稿|《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实效。今天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通过《圆锥的认识》说说我是如何应用农远资源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下面从以下八点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效果预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圆锥的认识》。

2、教材简析:

《圆柱与圆锥》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而安排的。认识圆锥,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在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说学情

  我所教学班级的学生是山区的孩子,经过前面的学习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地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支持,加上他们生活在山区,对新生事物的见识面相对较窄,所以在教学时适宜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更加直观地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意图、教材特点以及学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和学生自主探索测量圆锥的高、旋转直角三角形等实践活动,更加直观、深刻了解圆锥的特征,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用生活中的圆锥实物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在教学时,我将利用课件,形象地分解演示圆锥图形变化的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实物,圆锥模型等。

学具准备:圆锥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一把直尺、三角形硬纸等。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根据实情进行二次加工的农远资源课件,更加优化本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用“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探索”反映学生亲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用“发展”来阐明教与学的目的。而远程课件中的动画、影像等多种素材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特别是相对这些几何形体来说,所带来的效果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相比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远程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实物图,帮助学生建立圆锥形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123

2、学法: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识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复习强化

通过媒体展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问: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哪些特征吗?

目的在于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体验

1、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并提问:“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使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感知。

接着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从圆锥的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并标明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圆锥形,简称圆锥。

为了巩固圆锥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想一想、说一说。

并开展小游戏:学生抢答出屏幕上圆锥形物体的名称。

最后,小结揭示课题,并板题:圆锥的认识

2、认识圆锥的特征

我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圆锥形实物,再让学生观看动画,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接着让学生拿起圆锥模型,小组同学相互说说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在脑中建立圆锥的模型。

3、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共同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再利用远程课件动画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分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4、认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然后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圆锥侧面展开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圆锥侧面的特征,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5、归纳小结

让学生归纳圆锥的特征,并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两个面: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扇形)、一个顶点、一条高

6、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转动直角三角形小旗,在操作、观察、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7、比较圆锥和圆柱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

    以上教学,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成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整个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应用资源合理组织学生求知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理念。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课前设计好的相应习题。

利用课件出示习题,快捷方便,容量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总结、质疑,再次提高认知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两个面: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扇形)

一个顶点

一条高

本课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简单明了。

八、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应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资源与教材相匹配的教学课件,并在原有农远课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工修饰,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地获取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23

学生在测量圆锥的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这样错误的测量高的方法: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发现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在分析中探讨正确的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推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会,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合理利用,让它为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增添光彩!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0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