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作文_《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知识目标: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知道自立的方法
3、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难点 :明确依靠和依赖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对比、启发、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知识链接
1、据报载:有一名女生,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但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仅过了一周,就退学回家了。据该女生的同学、老师反映,该同学平时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都不知道在哪里打。问及她退学的原因,她竟然回答:“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从小到大她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几乎不干。而她的父母不仅不锻炼她的自立能力,反而替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可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3、中日两国儿童曾在内蒙古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这些孩子年龄都在11岁至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女孩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而中国孩子的行囊只是装样子,都是空空的。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着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不语。日本的孩子将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一边走一边丢。日本的孩子见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木棍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会这样做。
4、材料一: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5、1920年,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美元。当时12美元可以买125只母鸡。闯出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赔。”父亲说:“这12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你得还我。”从此,小男孩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美元还给父亲。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
五、分组探究讨论
1、你从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得到什么启示?
2、依赖有什么危害?
3、同学讨论教材第40页,“如此应聘”中的年轻人及其母亲的举动。如果你是招聘负责人,你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吗?为什么?
4、观看课本第41页上的四幅图片,分析女生以前睡懒觉的原因?她后来改正的原因?反思自己身上类似的现象。123
5、讨论: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6、讨论: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增强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主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七、作业安排
完成配套练习对应部分作业题
八、中考链接
一、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自立表现的是( )
a.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觉学习
b.自己清理房间,协助妈妈做家务
c.遇到难题马上问同学
d.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正常消费
2.下列事例不属于依赖的是(  )
a. 13岁的纤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b.娟子每天早上都由父母叫她起床上学,否则就会迟到
c.蒙蒙遇到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人云亦云
d.小明遇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老师或同学
3.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表明(  )
a.我们的自立能力已经很强了
b.我们已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c.我们还没有完全的自立能力
d.我们正在经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
4.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
a.立足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从小事做起
b.得到父母的各方面帮助
c.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d.有伟大理想,从大事做起
5.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是对________的最好说明。(  )
a.自尊b.自爱c.自立d.自负
6.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并考入大学,她在入学两个月后就宣布:请求终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这说明她做到了(  )
a.自己的事全能自己做b.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c.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d.遇到困难不向他人求助
7.李丽同学说:“进入中学后,各科知识铺天盖地。为了考试,只好死记硬背老师讲的内容,结果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她错在(  )
a.具有依赖心理,学习上没有自主自立
b.没有独立思考,没听老师讲解
c.只照老师说的去做,所以不可能学好
d .没有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
8.自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  )
①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②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③不断背记知识的过程④不断依赖金钱的过程
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
9.人生需要自立,对于青少年而言,自立应该(  )
①从现在开始②从小事做起③彻底摆脱父母和老师④积极地尽可能地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0.自立与自主的关系是(  )
a.自立与自主完全相同b.自主与自立毫无关系
c.自立的前提是自主d.自主的前提是自立
11.要想尽早获得自立,应当增强以下能力(  )
①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能力②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能力③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能力④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⑤组织与决策的能力123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2.我们初中学生在社会中生活,需要(  )
a.自立自主,无所依靠b.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c.各种帮助,有所依赖d.告别父母,完全独立
1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不能再有依赖,要学会自立
b.现在的青年一代不如一代
c.在妈妈眼中,孩子始终是孩子
d.人生难免有挫折
14.德国诗人歌德说:“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告诉我们(  )
①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不会有大的作为②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是一个不能自立的人③要培养独立的人格,而不能造成人格的缺陷④告别依赖,走 向自立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15.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要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只有(  )
a.告别师长,走向自我b.挣脱家庭牢笼,独自闯天下
c.明确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d.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16.要想知 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  )
a.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b.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做到自主
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512.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