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推导过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 2015-03-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椭圆相交所得的弦长公式;
(2)通过求弦长具体实例,发现求弦长的一般规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3)通过几何关系与代数运算的不断转化,感悟解析几何基本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与椭圆的弦长公式探究
教学难点:从特殊到一般规律的发现,“数”和“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教师: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如何判断?
学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几何方法: 相离、 相切、 相交.
代数方法:方程组 无解相离、有唯一解相切、有两组解相交.
教师:由于圆的特殊性,几何方法显得简单,而代数方法具有一般性.自然引出下面问题.类比直线和圆,直线与椭圆有哪些位置关系?
(板书: : ,e: )
学生:直线与椭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或直线与椭圆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是零个、一个、两个.
教师:当直线与椭圆没有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离;当有一个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切,这条直线叫椭圆的一条切线;当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交.(板书:相离、相切、相交)
      板书课题:直线椭圆位置关系
教师:请大家研究下面问题如何解决
判断出直线 与椭圆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学生1:画图,直线与y的交点(0, 1)在椭圆内部,所以直线与椭圆相交.
学生2:由(板书) ,得 ,
 ,直线与椭圆相交.

教师:(学生思考解答时,教师画出椭圆)学生1的方法简捷明了,使得我们对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什么多数同学没有这样解答呢?从“数形结合”是思考问题的首选。
但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此,要进一步深入;如果将直线改为 ,在化草图的情况下方法1就不适合了,而方法2具有一般性.(板书
 消去y得 , .
 时相离、 时相切、 时相交。
教师:上述问题中,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你如何求线段ab的长|ab|呢?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运算过程中想一想能否优化运算过程,简化运算。
教师提示.
发现下面三种运算,请该生板书
学生1: , ;
        a( , ),b( , ).
|ab|=
 .
学生2: , ;
        a( , ),b( , ).
|ab|=
 = .
学生3: , ;
          =
|ab|=
= .
教师:运算是一件既容易又困难的工作,容易是指谁都会算,困难是指算得既简洁又准确。学生2注意到提取公因数,比学生1的算法要简单;学生3(如果没有学生这样做,老师从学生2中引导出来)注意到 与 之间关系,使得要研究4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两个未知量的问题。同过大家的实践,可以发现对于直线上两点 ,结论  。这是由于直线上点的横纵坐标是线性变化的。
      大家再仔细观察解题过程,还能发现那些结论?
学生:在|ab|= 中, ;( )
教师:上述结论是偶然还是必然?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使得我们连两个未知数 都可以不求了?
学生:当直线与椭圆相交时|ab|=  成立。12
教师:小结一下我们上面的探究,(1)计算不是一味地算,要观察数式之间的联系,比如提取公因式、配方等如学生2;(2)在解析几何中利用数式的几何意义如学生3;(3)从具体过程中发现一般规律,如弦长公式。
教师:解析几何思想方法告诉我们,代数结论要翻译成几何结论,那么|ab|= 在图形中的有怎样几何的意义呢?
教师:(如果前面没有得到 )
|ac|=| |,|bc|= ,由勾股定理
可得|ab|= ,比较|ab|= ,
得到 。
(如果前面得到了 )由 ,可求得 ,那么 。
教师:这说明弦长公式我们可以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去理解。
练习:已知直线直线 与椭圆e: 交于a,b两点,求aob的面积。
小结:请同学总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体会?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弦长公式|ab|= ;弦在x轴上的投影| | ,或 ,以及用代数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解题要反思,从解题过程和结论中能否发现规律;做解析几何题目不是程序化操作,要思考运算背后的几何意义.

检测题:
1. 直线 被椭圆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_____.;

2. 直线y=k(x+1)与椭圆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 直线 被椭圆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_;

4. 已知直线直线 与椭圆e: 交于a,b两点,若三角形aob的面
积1,求直线的斜率 的值.

5. 已知直线直线 与被椭圆e: 截得弦长为 ,求直线的方
程.

6.判断直线y=kx+b与椭圆 位置关系时,若我们消去的是x,得到的是关于y的二元一次方程: (a ),弦长公式有变化吗?你能利用这节课的思想方法证明你的结论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uxuejiaoan/27494.html

  • 【集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能根据条件逆用等式求向量的夹角; 2.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猜想与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并会用反三角符号表示角. 2.掌握用反三角表示 中的角.二.教具 直尺、投影仪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由函数 的定义知,对定义域 中的任一元素 ,在值域 中都有一个元素 使 ,我们知道, 存在反函数时,上述值域 中的元素不仅存在...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一)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掌握 公式的推导,并能用赋值法,求出公式 . 2.应用公式 ,求三角函数值.(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开始讨论两...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上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上学期 3.4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4 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 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三)教学过程 (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并能应用它来解决平面几何的有关问题. 2.会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二.教学重点 向量共线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向量与坐标之间的转化.三.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能确定λ的正负号; 2.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事物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终点的坐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子集】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