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教案]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教案 2015-0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化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以后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都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能力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以分析归纳法为主线,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这一关键,通过氢气跟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知情意等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学法指导根据职高学生知识基础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的特点,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启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将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六、教学程序1.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导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阐述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同学思考后回答:“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研究它。 2.讲授新知识      以h2与cuo反应和na在cl2中燃烧为例,通过分析有得氧失氧关系和无得氧失氧关系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总结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即: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化合价升降。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抓住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从而突破难点,接着向学生交代第三个问题。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边讲边板书,在化学方程式上划线,标明化合价以及电子得失,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教会学生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即:      为了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看书,然后找一名学生模仿老师的分析方法,分析cu在cl2中燃烧这个化学反应,即: 这样使知识更加清晰,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投影仪上打出几道与例子相似的练习题,全体学生动手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思考的习惯,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最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记忆方法       ①由学生总结: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原子失去电子,即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原子得到电子,即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②分析四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要看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 3.练习反馈       p14-1、2题,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学生的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小结通过学习可以看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并给出纲要信号: 这样小结的目的是画龙点睛,回归主题,提炼主干,使学生对内容一目了然。 5.作业:p14-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huaxuejiaoan/26354.html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药品:硝酸钾、水蔗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氯气与水反应检验生成物】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

    第2课时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二单元上课时间]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单元小结 一、铁 1 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 83g 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_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钠

    (1节时)【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2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原理解释,分析归纳,阅读自学【教学过程】:l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卤族元素的性质,今天我们...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第六节 化合价

    第六节 化合价教学目标: 1 记住化合价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价。 2 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教学重点:化合价原则。教具:小黑板投影机、胶片。教...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的应用手抄报|《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 题 盐类水解的应用所属模块及章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二氧化硫_二氧化硫

    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定位] 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1.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