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懂得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从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培养和训练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能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补充练习]

1.氙和氟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如下平衡:

             xe(气)+2f2(气)  xef4(气)+  218kj        

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     (b)加压     (c)减压      (d)降温

    2.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气)  (ch3cooh)2(气)+q。

现欲测定乙酸的分子量,应采用的条件为(  )。

    (a)高温 、低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3.已知真空炼铷的原理如下:2rbcl+mg  =   mgcl2+2rb(气)。

对于此反应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

    (a)铷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镁可置换出铷

    (b)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平衡向右移

    (c)铷的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d)mgcl2的热稳定性不如rbcl强

4.在可逆反应:a2(气)+b(气) 2ab(气)+q 。达到平衡时,下列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是(  )

5.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ar,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

(a)pcl5(气) pcl3(气)+cl2(气)    (b)n2(气)+3h2(气) 2nh3(气)

(c)2hi(气) h2(气)+i2(气)      (d)c2h4(气)+h2 (气) c2h6(气)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向氢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s2-离子浓度会降低

(b)温度不变时,敞口置于空气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氨的产量

(d)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较为完全

7.在碳酸钙悬浊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aco3(固) ca2++co32-。欲使悬浊液中固体的量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碳酸钠溶液      (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加碳酸氢钙溶液    (d)加氯水

8.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焦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压强,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2

(b)增加二氧化碳或者增加焦炭都能使平衡向右移动

(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压强变化对平衡没有影响

9.我国某地生产的磷块岩中有两种形态的磷酸钙:a态和b态,前者在高温时稳定,且较易被植物根系的分泌物所分解和吸收,后者则相反。在下列几种处理方法中,使磷块岩肥效较高的做法是(   )。

(a)粉碎后直接使用

(b)加热至高温(1200℃)后,用水冷却,粉碎使用

(c)加热至高温(1200℃)后,自然冷却,粉碎使用

(d)加热至高温(1200℃)后,自然冷却,粉碎,并和草木灰混和后使用

10.在100℃时,将0.1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浓度(mol·l-1)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100

c1

0.050

c3

a

b

c(no2)

0.000

0.060

c2

0.120

0.120

0.120

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c2_______c3_____a______b(选填“>”、“<”、“=”)。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______mol·l-1 ,在0s~2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mol·(l·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_____ mol·l-1。

1b,2a,3b,4ab,5c,6c,7bd,8a,9b。

10.(1)n2o4 2no2;60%。c2>c3 = a = b。

(2)0.07,0.001500。

(3)0.200。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79.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