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的教案]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一、基础知识

 (1)丁达尔效应:__________,胶体的这一性质,属于一种__________现象,具体地说,属于光的__________射现象。

溶液,浊液是否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

    (2)布朗运动:__________,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分子从各方面撞击__________而产生的。布朗运动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热运动和__________的总结果,它是胶体__________的原因之

    (3)电泳 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电泳现象,可以证实一个事实,即:____________________。胶粒带电的原因胶粒的带电规律

    (4)凝聚:____________________  。

    胶体稳定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使胶体凝聚的方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的应用 

    (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碱地保肥能力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矾净水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难点点拨

    1.给Fe(OH)3胶体和淀粉胶体通直流电,有何区别?

    胶体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但在常见的液溶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像Fe(OH)3属粒子胶体,胶粒由于胶核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表现电性;一类是像淀粉胶体直接由高分子构成,胶粒不导电,这一类叫分子胶体。

    因此.Fe(OH)3胶体电泳,由于F(OH)3胶粒带正电,故阴极区颜色加深,而淀粉胶粒由于不带电,故没有明显现象。

    2.胶体凝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同种胶体的胶核吸附同性离子而带同种电荷,这使胶体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消除或消弱胶粒所带钠吨荷,则胶粒就会自然沉降而凝聚。①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加入带异性电荷的胶粒,由于碰撞时相互结合带异性电荷的离子或异性电荷的胶粒,使电性抵消面凝聚、,:②加热是因为使胶粒运动加快,使它们之间的碰撞机会增多,加热也可减弱胶核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少胶粒所带电荷,破坏胶粒的包膜而使胶体凝聚。


 

 第二节  针对性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移向阴极

    的原因是    (    )

    A.Fe3+带正电荷

    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  

    C.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D.Fe(OH)3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2.某浅黄色胶体作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浅。向该胶体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    )

    A.MgS04    B.Fe(OH)3 胶体

    C.CCl4    D.H2SiO3 胶体

  3.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或Na2S04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粒直径约1 nm~100nm

    B.遇BaCl2溶液或Fe(OH),胶体可发生凝聚

    C.胶体胶粒带有正电荷

    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

  4.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

  A.电泳    B.渗析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

5.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给误食用重金属盐的病人喝生牛奶以解毒

  B.硅藻土作吸附剂

  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

  D.以Fe2(SO4)3 代替明矾作净水剂

6.在任何条件下,运用电泳现象不能证实

  A.胶体粒子带何种电荷

  B.电源的正、负极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萨,有丁蜱尔效应

7.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①水分子对胶粒的撞击②胶体粒子有吸附能力③胶粒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量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下列有关渗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该操作必须要有半透膜  ②该操作能分离胶体反则复几次  ④渗析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

 9.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

A.在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0.01 mol·L-1 AgN0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NaI溶液,看不到黄色沉淀

C.在NaF溶液中滴入AgN03溶液看不到沉淀

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10.下列实验方法(指主要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过滤法分离KMn04受热分解的产物

  B.用升华法分离NH4C1与碘的混合物

  C.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与硫酸镁的混合物

  D.用分液法分离C2H5Br和C2H50H的混合物

11.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

  A.(NH4)2SO4    B.NH4HC03

  C.NH4N03    D.NH4Cl

12.下列可用相同的方法除去混有杂质的是  (    )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

  B.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KI

  C.Na2C03中混有少量NaHC03;NaHCO3中混少量Na2CO3

  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碘中混有少量NaCl

13.如图装置,U型管中盛有Fe(OH)3胶体,以两个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是阳极,y是阴极        

B.x极附近颜色变深,y极近颜色变浅

C.x是阴极,y极附近颜色加深  

D.y是阴极,x极附近颜色加深

14.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Na3PO4    B.A12(S04)3

   C.BaCl2    D.K2S04

15.下列各组物质可用渗析法分离的是    (    )

    A.NaCl和水

    B.Fe(OH)3胶体和NaCl

    C.CCl4和水

    D.NH4Cl和NaCl固体混合物

16.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胶体溶液.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有胶体溶液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17.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l8.有甲、乙、丙、丁和Ag2S五种溶胶,按甲和乙、丙和丁、乙和丁,甲和Ag2S两两混合均出现沉淀,则上述溶胶中带负电的是

19.在氢氧化铁胶体里加人硫酸钠饱和溶液,由于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把__________逐滴加在__________中,继续煮沸,待溶液呈__________ 色时停止加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_____(方法)可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用__________方法精制胶体。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胶体和Cl-两者已完全分离?

21.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0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_,阴极聚集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自来水用绿矾和氯水一起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叙述说明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针对性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    3.BD  4,A  5,C    6.CD  7.C 8.B  9.C  10.B  11.C  12.B  13.B  14.B  15.B 16.BC

    二、填空题

    17.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Fe(OH),胶体遇电解质产生凝聚生成Fe(OH),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溶解。

    18.乙、丙

    19. SO42-   胶体的凝聚  

    20.饱和FeCl3溶液,沸水,红褐色,Fe3++3H2O Fe(OH)3 (胶体)+3H+;丁达尔效应、渗析,取半透膜内剩余的少量液体,滴加硝酸银溶液(酸化),若无白色沉淀,证明胶体与C1-已完全分离。

    21.带负电的胶体(粒子陶土)  带正电的胶体 (Fe2O3 )微粒)  电泳除杂  

  22.2Fe2++C12=2Fe3+2C1-

  Fe3++3H2O Fe(OH)3 (胶体)+3H+

  Fe(OH)3胶粒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聚,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05.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