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三维
教学
目标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与综合国力
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重点
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法
教具 综合探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三、考点疏理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注意】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当代经济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即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突出表现:物质产品中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长;文化也通过批量复制的方式通过市场大规模传播。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民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注意】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
四、典例解析
【例1】(09福建卷31)XX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故b项正确的反映了题意;a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是错误的;c项说法夸大了“邮票”的作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故d项错误。12
【例2】(09浙江卷4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XX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人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
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③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解析】本题以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考查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中,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理论知识应从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等角度分析即可。
五、课后作业 学海导航同步训练274
 

教学
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8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