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课题

综合探究  建设“学习型社会”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是依据课程标准--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2.8的“提示与建议”中的“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懂得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认识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本综合探究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3)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文化具有多样性(5)文化具有继承性(6)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重点

难点1)从众多的职业、获得知识的方式等角度,感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理解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2)从人们接受教育方式、场所等方面的变化中,感悟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从课堂的延伸、学习者范围的扩大、学习方式的变化中,感受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在“课外活动设计”中,学生围绕 )我与学习型社会*收集整理材料,为课堂交流 #或主题班会$作好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多践行、体验的机会。

教法

教具

学生分小组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书面文字,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思考题提示:问题1:古训“学海无涯”和“学无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义?要点提示:第一,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第二,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第三,知识在不断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能力。问题2: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探究过程和探究策略]本单元综合探究可分三个阶段完成。一、第一阶段。课前收集与整理1、全部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小组,组员多少自定,组长自定。2、提出探究主题(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怎样的作用?(2)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 (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条件有哪些?(5)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何在?(6)怎样做到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7)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3、分工合作,各小组围绕主题通过书籍报刊剪辑、图书资料查询、电脑网上下载以及做一些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课本内外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关的信息资料。这一过程由小组长安排。4、按问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筛选,通过归类整理,形成可交流的材料(文本式、图片说明式或多媒体展示件),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系统阐述所要表达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二、第二阶段。课堂展示与交流1、各小组在上课前找好座位,同组的组员坐在一起,为讨论创设有利的环境。2、播放有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视频资料,全班统一观看。123、结合录像内容,各小组代表或组长上台展示和汇报本组探究成果,小组其他成员可以作补充。4、对小组阐述不清的问题或存在歧义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探究,全班学生可自由发言。5、总结性陈词。(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例如:学生的发言$讨论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对此话题很感兴趣,积极发言,就可能出现时间不够的问题;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冷场”情况,导致时间过多等等。教师对以上情况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对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整个交流过程采取赏识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打开话匣,勇于表现自己)三、第三阶段。课后感悟与收获1、让学生以“走向学习型社会”为题,将在收集与整理、展示与交流两个环节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以心得体会的形式写一篇小论文。2、办一期专栏或黑板报,将优秀小论文作集中展示与交流。(进行理论总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评析]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政治课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与学。把综合探究课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把学生看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接受容器,这种学习会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单元探究活动的开展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得探究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教学设计的第一阶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整个探究主题的确定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的,小组选题的确定也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的。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是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拓展视野、深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意识。第二阶段的交流与展示,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了参与争锋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三阶段的感悟与收获,进一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整个探究过程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协作精神,提高了其人文素养。     

教学

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8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