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教学视频_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⑴ 识记 ○ 真理的含义。
○ 真理的基本属性。
⑵ 理解 ○ 真理的具体性。
⑶ 运用 ○ 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情感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学法指导
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
知识链接
笑话《苹果没洗》
一位雍容华贵的太太在水果店里挑选水果,她的哈巴狗趁她不注意,用舌头舔着架子上的苹果。店主很不高兴,但还是以礼貌的态度请太太注意她的狗。这位太太以严厉的口吻对她的狗喝道:“杰西,不准再舔!这些苹果还没洗过呢。”
对于哈巴狗甜苹果的事,店主和狗主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基础梳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范畴,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认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_______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_______,不符合的认识则是_______。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对同一个_______的对象虽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_____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_____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____________。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和       ,如果超出了这个       和       ,真理就会变成        。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_____、理论与_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__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____的。认识受到各种_______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到________,再从_______到_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________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________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____________。作为认识主体的______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____________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12345
3、认识发展的总趋势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______和_______真理,在实践中_______和________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互动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47页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相关问题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47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我们能不能把欧几里得提出的“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运用于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的三角形?这说明了什么?
3、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这说明了什么?
探究三:阅读思考
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识:月亮上有位美女,叫嫦娥。嫦娥旁边还有一棵桂花树,树边上好像还有个叫吴刚的砍树人。传说月亮有美容的作用,拜月的女孩子们希望自己能貌似嫦娥,面似皎月。
今天,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照片认识到:月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分,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还有厚厚的石块灰尘。日夜的温度悬殊,正午时可升至120°,至晚间则下降至零下180°
人类在探索月球奥秘的征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这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曲折的经历。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约一分钟在空中爆炸;XX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爆炸失事。但它并未影响到我国的航天飞行计划,我国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相继成功发射。为进一步全面获悉月球表面的月貌、月球元素分布、月壤的厚度,我国实施了“探月工程”,XX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1、从古代人只能寄嫦娥奔月而得出月球的假说,到今天人类伴随着失败而取得的对月球的初步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有什么特征?并阐明理由。
2、我国“探月工程”三部曲完成之后,是不是就能对月球做到准确无误的全面了解?并说明理由。
3、总结概括前两问,你认为真理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巩固练习
(b级)1.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点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      )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级)2.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12345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b级)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③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a级)4.爱迪生:“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
a.真理是客观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b级)5.经过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探索,面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特点和疫情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我国决定对防控疫情的措施进行调整,不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轻症病例可居家治疗。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情的新认识反映了( )
a.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b.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       
c.认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已有的真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级)6.从现有的证据看,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近,但这种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像对普通季节性流感认识那么深刻。导致人们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比较肤浅的原因有                      (    )12345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②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XX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共发现上千名猪流感疑似者,死亡人数节节攀升,猪流感正引发整个美洲乃至全球担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墨西哥等国出现的流感病毒是多种病毒的混合体,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完全由猪引起。因此,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b级)7.人们当初将甲型h1n1流感称为猪流感,这体现了            (     )
a.认识受到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必经阶段
c.真理合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d.人们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级)8.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这反映了             (    )
a.真理都是客观的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活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真理是主观的
(b级)9.“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级)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345
(c级)11.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30年的历程。党的xx届三中全会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尤受瞩目:未来土地产权是家庭私有化还是集体化?农民是否可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专家学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党的xx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央作出“xx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针对xx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规定的形成过程,有人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专家、权威手中。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第六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  1~5. dbdbb        6~10. cabdb                11、答:
(1)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xx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正是基于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0年的农村改革、专家学者的充分调研,使党中央认识到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专家、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专家、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③真理最终掌握在谁的手中,不是以身份和地位为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我们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8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