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教案 2014-05-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数学教案】

一.课题:二.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三.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随机事件概率的范围                               ;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二)主要方法:1.概率是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存在的一种规律性,但对单次试验而言,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其中 是试验中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的个数, 是所研究事件 中所包含的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个数,因此,正确区分并计算 的关键是抓住“等可能”,即 个基本事件及 个基本事件都必须是等可能的;(三)基础训练:1.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c)
(a)导体通电时,发热;         (b)抛一石块,下落;
(c)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d)在常温下,焊锡融化。2.在10张奖券中,有4张有奖,从中任抽两张,能中奖的概率为(c)3.6人随意地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之间恰有二人的概率为( c )4.有 个数字,其中一半是奇数,一半是偶数,从中任取两个数,则所取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c)(四)例题分析:例1.袋中有红、黄、白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抽三次,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次颜色各不同;(2)三种颜色不全相同;(3)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解:基本事件有 个,是等可能的,(1)记“三次颜色各不相同”为 , ;(2)记“三种颜色不全相同”为 , ;(3)记“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为 , ;例2.将一枚骰子先后掷两次,求所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解:掷两次骰子共有36种基本事件,且等可能,其中点数之和为6的有 共5种,所以“所得点数和为6”的概率为 。例3.某产品中有7个正品,3个次品,每次取一只测试,取后不放回,直到3只次品全被测出为止,求经过5次测试,3只次品恰好全被测出的概率。解:“5次测试”相当于从10只产品中有序的取出5只产品,共有 种等可能的基本事件,“3只次品恰好全被测出”指5件中恰有3件次品,且第5件是次品,共有 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例4.从男生和女生共36人的班级中任意选出2人去完成某项任务,这里任何人当选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如果选出的2人有相同性别的概率是 ,求这个班级中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  设此班有男生n人(n∈n,n≤36),则有女生(36-n)人, 从36人中选出有相同性别的2人,只有两种可能,即2人全为男生,或2人全为女生. 从36人中选出有相同性别的2人,共有(cn2+c36-n2)种选法. 因此,从36人中选出2人,这2人有相同性别的概率为 依题意,有 = 经过化简、整理,可以得到 123

n2-36n+315=0. 所以n=15或n=21,它们都符合n∈n,n<36. 答:此班有男生15人,女生21人;或男生21人,女生15人.
五.课后作业:1.100件产品中,95件正品,5件次品,从中抽取6件:至少有1件正品;至少有3件是次品;6件都是次品;有2件次品、4件正品.以上四个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是                (    ) 3                           4                           2                         1 2.5人随意排成一排,其中甲不在左端,且乙在中间的概率为                         (    )                                          3.抛掷三枚均匀的硬币,出现一枚正面,二枚反面的概率等于                          (    )                                              4.将8个参赛队伍通过抽签分成a、b两组,每组4队,其中甲、乙两队恰好不在同组的概率为 (    )                                               5.袋中有白球5只,黑球6只,连续取出3只球,则顺序为“黑白黑”的概率为          (    )                                          6.将骰子抛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                                    (    )                                            97. 1237.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帜各3面,在每种颜色的3面旗帜上分别标上号码1、2、3,现在从中任取三面,它们的颜色和号码均不相同的概率为                   。8.9支球队中,有5支亚洲队,4支非洲队,从中任意抽2队进行比赛,则两洲各有一队的概率是         . 9.接连三次掷一硬币,正反面轮流出现的概率等于       . 10.在100个产品中,有10个是次品,若从这100个产品中任取5个,其中恰有2个次品的概率等于       . 11.4位男运动员和3位女运动员排成一列入场;女运动员排在一起的概率是        ;男、女各排在一起的概率是       ;男女间隔排列的概率是        . 12.从1,2,3,……,9这九个数字中随机抽出数字,如依次抽取,抽后不放回,则抽到四个不同数字的概率是            ;如依次抽取,抽后放回,则抽到四个不同数字的概率是        . 13.20个零件中有3个次品,现从中任意取4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4个全是正品;(2)恰有2个是次品。14.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先任意抽取一个,然后再从剩下的四个数字中再抽取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一次抽到的是奇数;(2)第二次抽到的是奇数;(3)两次抽到的都是奇数; (4)两次抽到的都是偶数;(5)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是偶数. 15.6名同学随意站成一排,求下列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1)甲站左端; (2)甲站左端,乙站右端; (3)甲、乙两人相邻; (4)甲、乙两人不相邻; (5)甲不站排头、排尾;  (6)甲站在乙的左边(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uxuejiaoan/19249.html

  • 中职数学教案不等式_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小学数学教案课题_数学教案-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不等式的性质高中_不等式的性质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概念;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1,2,3; 3.理解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定理3是移项法则的依据; 4.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1,2,3的证明的证明思路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教学...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_数学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二)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直线的方程有几种]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也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互化. (3)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能够进行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不等式_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