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的视力是多少度】5.2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知识结构

过程

特点

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三、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解决方法]

       ⑴借助于某一具体的食物链,让学生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⑵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教师阐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解决方法]

同上。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六、教具准备

图片。

七、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阅读、交流相关内容。

2、开展调查活动。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提出问题:

1、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中与能量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分析、组织讨论:

1、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

2、如果考虑一个种群,我们如何研究能量的输入、储存和散失?

小结:

生态系统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营养结构。提出问题:⑴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⑵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⑶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化学链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都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定量计算,并列出能量平衡表。

       提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很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散失。散失到空间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以热能作为能源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引入: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简介林德曼研究的背景,说明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提出问题:

       1、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可以将每一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入”和“流出”整理成一份清单。

       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

       3、分析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4、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123

       5、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结: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引出:能量金字塔。

       讨论:“问题探讨”中的素材,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提出问题:在我国农村,很早以前就已有生态农业的思想,“桑基鱼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种方法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桑基鱼塘”也不断改进和完善。

       请设计一个改进“桑基鱼塘”的方案,使能量更充分地有效地得到利用。

(三)总结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能量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四)作业布置

教材p98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含义及能量流动分析的基本思路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含义

       2、分析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数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过程: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为什么?)

       2、逐级递减(为什么?)

       能量呈现金字塔型(生物数量呢?)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第2课时

复习提问:1、简述能量流动的过程。2、能量流动有何特点?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一、目的要求

       1、调查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明确它的组成成分。

       2、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情况,并作出评价。

       3、对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提出能量流动方面的改进建议。

二、活动建议

       农村的同学要进行实地调查,城市的同学可以通过询问亲友、电话访谈、搜集资料、走访农业部门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哪些种类的生物是生产者?农民是用什么方法抑制其他生产者的数量的?

       2、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对这些初级消费者,农民分别采用了哪些措施?123

       3、次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是什么关系?

    4、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是怎样的?

       5、农民对作物秸杆是如何处理的?

       6、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7、怎样才能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三、撰写调查报告

       整理调查结果,尽可能详尽地画出该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写一篇有关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四、交流

       就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与农民进行交流。农民对你们的建议持什么态度?如果实施你们的建议,他们有什么现实困难?

       根据和农民沟通交流的情况,对调查报告作进一步修改。

(三)总结

(四)作业布置

       1、撰写调查报告。

       2、教材p97技能训练。

(五)板书设计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目的要求

           ↓

活动

              ↓

撰写调查报告

              ↓

交流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008.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